如果企业招聘列明需要掌握某种语言为条件之一,请问你会痛骂这是歧视,或是会努力掌握数门语言,提高竞争力?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人民的思维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在马来西亚似乎什么事都能扯上种族课题,这个词汇常年霸占著新闻内容和社交网站,如今招聘条件列明须谙华文,也被批评为歧视。相同逻辑,一家德国、法国和日本公司,希望应聘者掌握相关语言,难道也在歧视?因此这样的言论不禁令人啼笑皆非,甚至有些荒唐。
要求应聘者谙某种语言是工作技能需求,比如一家常年与中国、台湾有生意来往的公司,要求员工通晓中文以让经商更为顺利;一家马来土著公司想要进军逼近14亿人口的中国市场,对于这家公司来说,聘请谙中文的职员是为了顺利开展生意,一名巫裔或印裔通晓中文,相信他也有资格。
企业提出语言资格是合理要求,无关种族歧视,相信只要符合,不管是华裔、巫裔、印裔,无论什么种族,都符合应聘条件。若一家企业为了录取某族群员工,而以需要掌握特定语言为借口,将人才拒之门外,相信这样眼光狭隘的企业也走不远,发展平台受到局限。
职场上普遍以英文作为语言要求,为何没提出这是一种歧视,况且每个大马人都不是白皮肤人种,提出“招聘条件注明须谙华文是歧视”论调的背后,更多是带有议程和目的。
在走向全球化的现今,掌握多一门语言就相等于掌握一种技能,即不会消除身份认同,也不会减弱某个民族的地位,政府反而应该鼓励人民掌握多种语言,以能够在跨国公司出任职位,提升优势从而能参与国际的竞争。
时代处于迅速变化中,国与国之间的势力也在消长,中国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影响力扩增,欧美、日韩,甚至是非洲,中东国家都在鼓励人民掌握中文,因为他们意识到这将是与中国链接的巨大优势,情况就像英国鼎盛之时,大部分国家在学习母语之余几乎都将英文作为第二语言,很少人会做出歧视的解读。
当觉得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就扣以歧视的帽子,当有利于自身的政策被批歧视时,就辩称为捍卫民族特权,多种标准也是歧视的一种,不是歧视的歧视成为种族主义下的代罪羔羊。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