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五月初五在古代原是不吉利的日子,每逢夏天这个时段,都是瘟疫和疾病开始蔓延。古人认为是瘟神降临,为此,民间都会进行驱除瘟疫和恶运,这些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和仪式,原本都不是快乐的节庆,却在东亚各地保留至今。

中国由于土地范围辽阔,各地庆祝端午和追悼历史人物都不同。在吴越地区追悼的是伍子胥,据说伍子胥被吴王赐死后,尸体像裹粽子那样被投入江中。相传伍子胥死后沦为水神被祭祀,吴人在端午节除了划龙舟,也有裹粽投江的习俗。

当今民间主流所追思的人物,主要是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屈原活在秦国奏响大一统号角的时代,先是楚怀王被骗到秦国客死异乡,继任的楚王听信谗言而流放屈原,接著秦军企图议和而攻陷楚国首都,屈原因悲痛无法报国而自沉汨罗江。

无论伍子胥还是屈原,两人都是楚国贵族出身,都是政争被逼流落异乡。不同的是,伍子胥帮助吴国攻略楚国称霸天下,屈原则以死殉国。屈原可能爱国形象,加上文学表现而被广泛宣传,加上在端午节同一天投江自尽而成为代表人物。

中国政府最近推出一项国际标准,要求裹粽子必须有标准作业程序,连英文发音都必须根据汉语发音为准。中国官方声称,推出国际标准主要是增加文化自信,这个论述难免让人回想2005年,韩国成功申报“江陵端午祭”为文化遗产。

有关江陵端午祭的叙述,据说是一种在古代韩国全境流行的祭祀仪式。相传高丽建国时,君王在战争中遭遇困境,由于遇到2名僧人才成功解危,高丽人从此开始有端午祭的仪式,然而至今为止,韩国全境只有江陵端午祭保留最完整。

记得韩国当年成功申报文化遗产时,引起很多人愤愤不满,大部分人认为那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不属于韩国的等等。其实,大部分人对于文化区板块概念缺乏认知,当一个文化流行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已不是一个大国或一个小国所独占拥有。

端午节原是东亚文化圈的一古老节日,原订农历五月初五,古人在夏天驱赶或送别瘟神的一个重要节日。农历历法在东亚各国通用,除了中国地区以外,韩国、日本、越南和琉球,甚至东南亚,民间至今都过端午节,只是各地节庆方式不同。

比如在冬至, 北方人传统上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的道理一样。节日是天下共有,庆祝和纪念方式不可能一样。韩国人在江陵端午祭祭祀城隍,古代吴越区的民众祭祀伍子胥,在荆楚区的民众则纪念屈原,而且,四川北部民众根本就不吃粽子!

吃粽子的习俗主要流传在中国南方、日本和越南等。而裹粽子跟划龙舟一样,在伍子胥和屈原牺牲之前就已流传。不过,韩国人在端午节,其实喜欢吃添加戍衣翠,揉切成糕的“戍衣翠糕”,或者喝具有止汗解渴功效的五味子茶,而不吃“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韩国人用艾草蒸艾片糕和艾黏糕等。艾草是檀君神话里出现过的植物,对于韩国人而言非常神圣,被认为有消退灾祸的作用。此外,也可以入药,不仅对肠胃病有疗效,还能消炎、止血、预防腹泻、祛湿散寒暖身,故人们很久以前就有吃艾糕的习俗。

黎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