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月底,当每天新闻都充斥著疫情报导时,有位少女因对色情笑话说不而被媒体广泛报导。其反抗语言性骚扰的行为获赞赏且引起全民关注,当舆论几乎都站在少女这一方时,突然传来校方要开除女学生的消息。 

17岁的由于把老师在课堂上的低俗玩笑公诸于世,不幸沦为全校公敌。除了遭男同学作出强奸威胁,更被校长恫言开除学籍,且形容为“撒旦的孩子”。其实,无论少女的行为是否过激,校长的反应算是失当! 

神圣的学府,原本是培育英才的场所,作为老师更应以身作则。可惜,为人师表的他竟教导男同学,在落实强奸行为前应事先考量对方的年龄细节。表面上看似风趣幽默,实际上是衷心在教导如何规避法律问责。 

无知的学生或当作笑话,倘若这群血气方刚的学生万一有人效仿,到时应由谁负上法律责任?男老师若为言论不慎而公开道歉尚可原谅,不过,执意说服大众那是无伤大雅的玩笑,那已是赤裸裸地在推卸责任。 

事件被广泛报导后,作为一校之长若负责任,本该向社会大众致歉。不该包庇男教师的失态,或默许同学对少女施加语言暴力。耐人寻味的是,校长竟恫言开除少女,指责少女为撒旦之子,明显在处理这事件上失当。 

其实,每个人都有过求学生涯,多少或能明白一校之长在丑闻爆发后,心态上的复杂情绪导致行为失当。不过,校长若意图把过错完全归咎在少女身上,把犯罪欲望当作玩笑,为了少女的安全,这种学校不去也罢! 

现代教育的模式和规范,源自19世纪的普鲁士教育方式,学校建设乃仿造军营模式。让孩子穿上制服,遵守严厉的校规和教条。在这教育氛围下,校长和老师近乎神圣不可侵犯,当身份权威受到挑战时难免混淆是非。 

部分校长会把自己跟校誉绑在一块,当学校丑闻爆发第一时间就尝试掩盖,即便老师对学生错误体罚,校方也会解释受害者原本是个坏学生,试图转移社会大众对事态的焦点。试问为保住校誉造成学生受伤又有何用? 

在20多年前,当马大华语辩论队获得国际赛事冠军时,本地掀起了一股华语辩论热。可是,当年各大学想出队参加辩论赛时,许多学生面对校方的诸多刁难,即辩论队若无法在赛事争取冠军时,就不能以学校名义出队。 

在校际赛事中落败等于有损校誉?同理,性骚扰事件若张扬等于校誉受损?其实,当年国会议员在发表“月漏论”时,都可不必向女议员道歉,这种现象发生,已不止是教育出问题,肯定也会导致国家形象受损!

黎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