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崛起,使得人们得以拓展线上的人际关系,但亦可能对亲密关系产生潜在的影响。友人一句“有赞有行情、没赞没心情”,道出了在社交媒体上的患得患失的心情写照。社交媒体可以为感情加温,也可以导致一段感情的终结。这一期找来6名红男绿女,探讨社交媒体在两性关系的维持上,扮演的微妙角色。
【问题】
1.喜欢的对象/另一半在社交媒体上发文,你会频密地点赞或留言吸引他/她的注意吗?
2.你会在意另一半在社交媒体上与其他异性频密互动吗?如果介意,你会怎么做?
3.是否曾与在社交媒体上和你互动频繁的异性进而交往?
4.你喜欢的对象有没有点赞或留言,是你观察他对你有没有好感的指标吗?
5.你会用什么方法在社交平台上吸引喜欢的对象呢?线上线下的方法有没有不同?
6.你最不能接受另一半在线上(社交媒体上)的什么行为?
7.你会希望另一半在社交媒体上公开你们的关系吗?
8.你认为,社交媒体上高调放闪有助维持健康的关系吗?
譓频•27岁•在籍硕士生•单身:秀恩爱分得快
1.不会点赞,越喜欢越低调,可是会不时关注。
2.会。观察了不出声,但平日聊天会提及那位异性,从中了解两人的关系,而且会加对方面子书。
3.答案有点模糊,准确来说,是活动上见过几次面,但是在网络上深入了解,再决定交往。
4.是的。
5.自己在社交平台上特别高调,线下反而说不出话。
6.忽视自己。
7.必须,那是肯定和负责任的态度。
8.不能,所谓见光死。越放闪越代表对这段关系没有安全感。进入关系后适当地承认关系就好。所谓的适当承认关系就是,感情状态从“单身”变“交往中”,如果有朋友“tag”(标签)可以光明正大地放出来,而不是让自己的面子书看起来像单身。至于那些高度放闪的,可以接受纪念日、生日、季节和旅游放闪,其馀的就免了吧…
小粒粒•30岁•部门助理•单身:相处才是重点
1.不会。我不觉得频密点赞或留言是吸引异性注意的好方法,而是情愿在相处上多放心思。
2.会。但也要看谈话内容是否包含暧昧情愫。若是有暧昧情愫,就必须好好谈谈了。
3.不会。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是不一样的东西,很多在社交媒体上侃侃而谈的人反而在现实沉默寡言,不会把虚拟世界当成现实生活。
4.不是。没有点赞只是不赞同你的说法,没什么好在意的,毕竟我们无法让全世界都同意你的看法。
5.社交平台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发泄或分享有趣东西的地方,并不会刻意用社交平台来吸引异性。线下就靠性格和相处时候的感觉,若现实中无法相处,就让一切随风。甜言蜜语都是浮云。
6.约炮。
7.会。让对他抱有幻想的异性跟他保持距离,也提醒他有我这个另一半的存在,他休想给我乱来!
8.偶尔的放闪还是可以接受的,太频密的放闪久而久之反而会变成不健康的关系,或许会变成一门课业,每天要交的功课。很多人可以把照“骗”拍得很美很开心,但是背后开不开心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很多照“骗”都是拿来骗人,安慰自己罢了。
Fish•34岁•编辑•单身:暗示表达不满
1.不会频密留言或赞,会给对方有一种在“跟踪”和“查勤”的感觉,太可怕。
2.介意。但网络世界本来就是自由平台,即使心里面不满,也只能选择忍耐,不过,会寻找机会暗示对方自己的不满。
3.有与不熟悉,却因在社交媒体上互动频繁的人成为好朋友的经验。原本身份、背景与工作完全不一样,但因为互相赞对方的帖子,因而发现有共同兴趣,之后慢慢变成深交。
4.曾经有如此的想法,会在意对方为何偏偏不对你的帖子按“赞”或留言,亦因此心内有许多小剧场。后来只能尝试“看开点”,毕竟不能控制别人想法,“阿Q”地安慰自己。
5.会尝试上传与对方共同兴趣或爱好的帖子吧,增加共同性话题。
6.与他有很多“共同朋友” 但他永远只对其他人按“赞”,而忽视你的贴文。
7.不,我不是喜欢高调的人,感情是两人的事。
8.如果双方都享受晒爱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太过将私生活摆上网,其实都蛮令大家“活受罪”的。
杨致维•36岁•部落客•交往中:公开要在生活圈
1.会。刷个存在感,引起对方的关注。
2.视情况。如果互动过度暧昧、性暗示的留言,我会私下对另一半表达自己不舒服的感受。
3.双方在社交媒体上聊了好一阵子,互有好感,再约出门相见。但好感度一般只停留在网络上,经见面和实际的互动后,发现在生活上有太多出入,因此就不了了之了。
4.不是太愿意承认这一点,但多多少少还是会希望对方可以多关注自己吧。
5.线上会关注对方在社交网上的发文或图,再给予恰当的留言。线下,若有对方的微信(或其他App通讯平台),会进一步地聊天和分享生活,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后,再进一步相约对方见面,取得更进一步的好感。
6.对方并不太活跃在社交媒体上。但一般上,我不喜欢过度炫富的贴文。
7.我比较希望可以在生活圈子里公开。网络公开不公开,我个人没有太大的关系。
8.我认为,绝对不可能!因为看过身边好多高调放闪的例子,最后以分手为结局。放闪只是要向别人炫耀?或放闪是要宣告对方是我的,你别靠近?健康的关系应该不需要以放闪的态度来维持吧?放闪,听起来就很不健康。
笑哈哈•35岁•编剧•单身:恋爱只在见面时
1.一开始会,若她有互动,就逐渐增加点赞或留言;若她没什么互动会减少。
2.心里会在意,但实际上不会做什么,因为我觉得表现醋意是很幼稚的行为,在异性心目中也会大打折扣。
3.没试过,只试过语言上暧昧。我始终觉得要交往必须面对面交谈过。
4.不会,因为能作准,我会觉得有可能只是她本身没有点赞的习惯而已。
5.发一些觉得她会感兴趣的帖子引她注意,线下的话,可以尝试聊一下比较暧昧的话题。
6.和他人打情骂俏。
7.希望公开,公告天下感觉上就是确定这关系了。
8.我觉得高度放闪并不能帮助维持健康关系,健康关系还是要看两人怎么相处。
CT Wong•20岁•大学生•稳定恋情:赞不一定有好感
1.会给她点赞,互相鼓励。
2.会。但我会和她进行沟通,彼此清楚分寸所在。
3.没有。
4.不是。怎么可能因为对方为自己点赞的举动而判断她对自己的好感程度呢?
5.我只有在线下当面进行追求比较多,至于线上就是日常的问候吧。
6.与异性太过频繁的联系。
7.都可以。因为这也是喜悦的分享嘛。但我会征求另一半的意见。
8.我认为平常地、低调地也是一种彼此保护的行为,也是对社交群众的尊重吧。
结论:线上监视引嫉妒
虽然上面子书浏览朋友、家人、伴侣、暧昧对象的“状态更新”,已经是现代人的日常活动,同时也可能对两性关系有潜在的影响。无论男女,大家或多或少都希望在社交媒体上刷存在感。
研究显示,面子书上的监视行为确实会引起嫉妒,然而嫉妒并不影响关系满意度。一段健康的关系,除了透过线上了解,线下互动更为重要。谈恋爱是双方的,除了了解对方,了解自己也很重要。
同样一道问题,不同的人的思维与行为很不同。也许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和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获(Mary Ainsworth)提出的“依附理论”,可以提供参考——其指的是经由婴儿与照顾者的互动建立起来的情感依附关系,尔后心理学家仙蒂哈占(Cindy Hazan)和菲利浦薛弗(Phillip Shaver)则将“依附关系”加以推论至成人的爱情关系中,假设爱情亦是一种依附关系的呈现,进一步提出爱情关系中的3种依附型态:
1.安全依附:容易与他人亲近,可以自在地依赖他人,并让他人依赖,不担心被他人遗弃或有人太过依赖自己。
2.逃避型依附:和他人亲近会觉得不舒服,不容易完全相信别人,也很难让自己去信赖别人。
3.焦虑/矛盾型依附:觉得他人并非真的想与自己亲近,经常担心伴侣并非真的爱他,并担心自己想与人更亲近实会将人吓跑。
研究显示,安全型依附的人,由于他们在一段感情中较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信任、满足和亲密感,因此在社交媒体上不太可能会有监视行为甚至引发嫉妒;对于逃避型依附的人,由于他们处理感情时都以回避问题、呈现退缩的方式回应,因此即便在社交媒体上感受到嫉妒,他们大多不愿承认,且会回避去观看另一半的留言、照片等。对于焦虑型依附的人,不论监控关系存不存在,都容易产生嫉妒。你在亲密关系中,又属于哪一种?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