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俊年纪轻轻,即回乡帮忙打理占地5 0 亩的“赖比瑞亚”咖啡园,誓言要延续南洋咖啡的精髓。

“赖比瑞亚”(Liberica又称大果咖啡)是世界主要常见的三大咖啡豆,它源自于西非利比里亚共和国,经殖民者带入我国种植,至今已有150年历史。

尽管如此,“赖比瑞亚”实际上只占有世界咖啡豆的产量不到1%,其余两种为“阿拉比卡”及“罗布斯塔”,前者占约55%,罗布斯塔则占了约45%。

然而,就是这个极少数,如今已成为南洋咖啡独特味道的精髓,多少年以来,一日一杯“KOPI”更是许多国人的生活习惯。

另辟蹊径传承味道

现今,由于采收过程繁琐、人力成本高昂以及收购价格低廉,导致我国大面积的“赖比瑞亚”正逐渐消失。

本期的《东方农情》专访新山著名精品咖啡MyLiberica的咖啡园地负责人刘道俊,畅谈“赖比瑞亚”的种植方法以及如何另辟蹊径,传承属于道地咖啡品味。

潮湿热带气候适合种植

我国的“赖比瑞亚”咖啡豆因收购价低廉、人力成本上扬,种植面积正逐步缩小。
我国的“赖比瑞亚”咖啡豆因收购价低廉、人力成本上扬,种植面积正逐步缩小。

刘道俊受访时说,“赖比瑞亚”咖啡树是一种抗虫害、适合高温潮湿气候、平地坡地都能种植的农作物。

“过去殖民者从非洲将‘赖比瑞亚’咖啡树带到大马,正是看中了我国的潮湿热带气候,极为适合‘赖比瑞亚’的生长。”

他续说,我国的天然气候供给“赖比瑞亚”咖啡树充足的雨水,农夫也因此不需浇水或安装自动灌溉系统,同时“赖比瑞亚”对生长环境也不挑剔,甚至能在沙含量较高的泥土生长。

“这类农作物没什么虫害,我们也就不太需要喷洒农药,只需确保野草不影响咖啡树的生长即可。施肥一年也只有两次,一次是开花期间增加果实产量,第二次则是产果季节结束后给树身‘进补’。”

刘道俊笑说,正是因为“赖比瑞亚”如此“省工”,家族长辈才决定在数十年前大面积栽种,未想却因此“误上贼船”,从此与“赖比瑞亚”结下不解之缘。

他解释,“赖比瑞亚”除了易种植,还因为采收过程极为琐碎且价格不高,因此就算种植在偏远地区,也不会有盗窃问题。绿转红才能采收

“咖啡树平均3年就能产果,一年内会有2季,大约在6月及12月,产果的周期可以长达3个月,这表示期间内果实会分阶段成熟,果农就必须投入大量的劳力每日重复采收。”

他续说,咖啡果必须等待外表由绿转红才能摘下,因成熟的咖啡果才能烘出足够香味的咖啡豆。然而,一串果实累累的咖啡果不会在同一时间成熟,因此仍需要员工一颗颗用人手采集。

经过了如此耗费人力的采收过程,咖啡果的收购价格却一直不高。刘道俊说,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每公斤的“赖比瑞亚”咖啡果价格只有70仙。

刘道俊坦言,正因低廉的收购价格,让本地的咖啡种植者渐渐转投其他农作物的怀抱。

他表示,咖啡树的生长特性让平日无需太多人力打理,但是一到了采收季,就需要10倍的人力。

“但是我要上哪里找临时工呢?过去80年代时候还好,能找到本地的临时工应付,如今就算雇佣全职外劳,固定开销还是一般农夫难以支撑的。”

他担忧,数十年来我国“赖比瑞亚”咖啡豆的持续减产,迫使各大咖啡生产商渐渐降低了“赖比瑞亚”在配方里的成分,导致我们熟悉的咖啡口味渐渐改变。

研发副产品改善经济效益

为了进一步改善“赖比瑞亚”的经济效益,刘道俊家族成员也在尽力研发“赖比瑞亚”咖啡豆以外的副产品,包括加工咖啡叶、咖啡花、咖啡果皮、咖啡果仁等,希望能另辟蹊径,继续发扬“赖比瑞亚”咖啡。

刘道俊说,收购价格不理想及工资上涨,始终是农民放弃种植咖啡的主因。

由于深谙咖啡农民的困境,咖啡工厂正以高出市场20%的价格收购“赖比瑞亚”咖啡果,希望可改善咖啡果农的困境,让“赖比瑞亚”咖啡果能在我国继续繁衍种植。他透露,目前咖啡花已成功推出市场,其独特的香气可加强咖啡奶盖的香味。

脱水后净重7% 每公斤售16令吉起跳

“赖比瑞亚”的浆果和种子经脱水的工序后, 只能拿到果实重量7 % 的咖啡豆, 因此收购价低廉。
“赖比瑞亚”的浆果和种子经脱水的工序后, 只能拿到果实重量7 % 的咖啡豆, 因此收购价低廉。

刘道俊表示,若将“赖比瑞亚”的咖啡果剖开,会发现其浆果和种子都要比小果咖啡(即阿拉比卡)大到近两倍,经脱水的工序后,却只能拿到果实重量7%的咖啡豆,“阿拉比卡”咖啡果实却能拿到25%净重的咖啡豆。

他解释,这就是“赖比瑞亚”每公斤售价是比起其他种类的咖啡豆昂贵数倍的原因。他透露,目前“赖比瑞亚”每公斤售价是16令吉至24令吉,其他种类的咖啡豆才几令吉,这也是南洋咖啡逐渐调低赖比瑞亚咖啡豆比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