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举季节中,跟Grab司机的聊天,很难逃离政治。知道我曾在新闻线上,亲眼目睹多少朝野政客的嘴脸,理解到政治斗争最终离不开权力与利益,他于是好奇地问我:你是看得越清,还是觉得越乱了?
下车以后,即收到万挠原任州议员颜贝倪遭撤换的消息。我早就接受政党存在派系斗争的事实,却还是对公正党这个不符合程序正义的动作,感到愕然。颜贝倪失去自我辩护的机会,若党高层继续保持沉默,则她因此背负污名,是其个人政治生涯中一大挫折。
双输的局面
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设计,能制造一个所有人皆输的局面?颜贝倪失去自证清白的机会,取代她上阵的候选人蔡伟杰,因为顺理成章成了“得利者”,所以遭千夫所指,饱受“一整夜失眠”的压力。公正党不公正的作业,失去民心、公信力;致力于追求民主理想的人民,只能在这场政治恶斗中,愤怒、叹息、哭泣,甚至在种种情绪控诉的交锋中,狠狠撕裂彼此的关系。
五年前我们曾因加影原任州议员李成金遭除名感到不满,而今天遭殃的是在万挠耕耘逾十年的颜贝倪。没有人可以生气五年,当下竞相愤怒并无法确保五年后没有下一个“受害者”。派系斗争不是问题,问题是派系斗争如何让双方往上而非往下斗。
只不过,今天残酷的现实是:在当下这个制度里,一个人要上去就要把另一个人拉下来。谁的派系坐大,谁就得利。但每个人都只抱著侥幸的心态,祈祷那个被拉下来的,不是自己。这种恶性循环下去,双方最后必然祭出“剃人头者人亦剃其头”来自我辩护。选举本是民主重要的一环,吊诡的是,偏偏在委派候选人这个关键点上,选民的声音因为被绑架而缺席了。
遴选机制没统一标准
问题在哪里?在现有的政治结构里,议席的分配由党中央协调,那中央就掌握委任候选人的决定权。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在甲洞土生土长、表现优秀、服务良好的公正党领袖,最终一定要被空降到另一个属于公正党的选区,而不能在行动党的甲洞上阵。如果没有事先达成共识,空降就会引起当地基层的反弹,这几乎已经成了历届大选的常态。
更甚的是,这个遴选候选人的机制与程序,没有统一的标准。谁来鉴定原任议员是否达标——在议会的表现、地方上的服务、当地人的接受程度?没有。偏偏当议员是本地政治上重要的踏脚石,一个有理想、有才能的人,仿佛只能当YB才能够实践自己的理念。因此,遴选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政治人物即便再有理想,也难免要互斗互殴,一起摔到头破血流,在打倒敌人之前,自己打倒了自己。
坚信改变的必要
于是形成一个讽刺的画面——多少人请假排队,爬著都要回来投票,就为了改变国家;但同时候多少政治人物却打到趴地都要互斗,就为了卡位。看清楚了这个乱局以后,你是更坚定了,还是更迷茫了?
我的答案是,我更坚信改变的必要。在选举制度上,若我们让选民拥有两张选票,一张选党,一张选民意代议士,则能够减少当下选民含泪投票的纠结。如果我们有地方选举,民意就能够发挥功效,而有志的政治人物,便能够凭著本身的实力,而非派系头头的眷顾,找到施展才能的平台,从低做起,让民意来决定自己能去多远。
说到底,我们需要改革制度,来规范政治上的派系斗争,好让我们不会每五年都要血压飙涨一次、痛哭一场。换政府,这个制度就能换吗?不一定。但不换政府,这个制度有可能换吗?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