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大选前报道相对持平的《阳光日报》(Sinar Harian),在7月13日以三个非穆斯林人头照为封面,即总检察长汤米汤姆斯、掌管法律事务的首相署部长刘伟强,以及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理查玛拉尊,然后打出“伊斯兰被动摇?”(Islam Tergugat?)的头条,激起舆论涟漪。
《阳光日报》抛出一个问题:我国司法界最高职位今为非穆斯林掌控,部分穆斯林因此担心,在往后涉及伊斯兰的宗教争议,司法或无法保障与捍卫伊斯兰的地位。
此不安普遍存在于穆斯林社会,论者列举过去数宗关键案例,如丽娜乔(Lina Joy)改教、“阿拉”字眼争议、印裔妇女英迪拉儿女改教等争议诉讼,来自东马的理查玛拉尊,就在聆审上述案件时,做出“对伊斯兰不利”的判决。
而在法律界久负盛名的汤米汤姆斯,也在早前受委时引发争议。汤米曾代表马共总书记陈平申请回国,其马来语不如英语灵光流畅,亦成了反对者的箭靶,质疑总检察长不尊重国语,成何体统?
509变天的关键,在于马来人穆斯林能否克服恐惧,摒弃被视为“马来人保护伞”的巫统。巫统重复一贯的论述:马来人/穆斯林分裂,非马来人/非穆斯林则掌权,边缘化马来人;届时非马来人尤其是华人,将不只是掌控经济,甚至掌控政治,主宰马来人在这片土地上的命运。把宗教与族群捆绑起来的伊斯兰党也有异曲同工的论述,非穆斯林掌权,必动摇伊斯兰地位。
从这个角度,就不难理解马来人穆斯林社会在509大选后所面对的冲击。先是由民主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出任财政部长,后来再发生“三语文告”风波,挑起国语地位的神经线。变天以后兴权会(Hindraf)提呈备忘录,要求开放玛拉工艺学院学额给印裔;另一厢则有“解散伊斯兰发展局(JAKIM)”的建议,引起轩然大波。
共识才是改革钥匙
改朝换代后,对于一些人而言,可谓“天天有惊喜”;但对于另一些人,却是“日日有冲击”。这些震撼让他们回不过神来,仿佛就要印证巫统、伊斯兰党之前的警告:非马来人、非穆斯林就是得寸进尺,马来人若退让协商,就会变成“越协越伤”。当承认统考课题引爆,青体部部长赛沙迪看似没有极力捍卫来自LGBT群体的新闻官努曼阿菲菲等课题接踵而来,这一连串的争议恐怕已超出马来人、穆斯林社会所能够负荷的重量。
诚然,从非马来人、非穆斯林社会角度,这口气憋了整60年,改革要趁早,否则日子一长,希盟承诺的支票就会过期。一些人希望以马哈迪的威望压阵,再以华社高涨的民意加持,纠正过去所有“对非马来人社会的打压”,甚至期待少数弱势群体的权益一步到位。
长远而言,公正、平等、自由都必须是这个国家与社会拥抱的核心价值。然而,任何改革都必须得到社会的共识,否则无法持久。如果“承认统考”之举没得到马来人社会的普遍认可,巫统夺回政权后还是可能U转;伊党若与巫统联手掌权,想必不会对LGBT群体太包容。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更多跨族群跨宗教的对话,为彼此期待的改革垫下基础。
才不过两个月前,马来人穆斯林选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抛弃纳吉、否决巫统。每一个“进步”的政策、“违反过去传统”的政治动作,甚至“逆流而行”的议决,都应该给予更多时间,让这个社会咀嚼、消化。我们必须证明非穆斯林执掌司法,并不会对伊斯兰不利;华人执掌财政部,也能公平分配资源。当更多的马来人穆斯林信服以后,才更有利于下一步改革的推动。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