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是傅锦川创作出来的角色,虽然不过就是一个“有头”的火柴人,但以辛辣又讽刺的内容,成功吸引一群忠实粉丝。

以前当插画家,讲求的是高超的画工技术;但现在的图文作家,图画得好不好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内容有没有“梗”。简约画风加上无厘头文字,就能吸引一群忠实粉丝。

继台湾,本地近年来亦刮起一阵图文作家风。无论吃的、穿的、用的,都可成为创作灵感。这些辛辣又讽刺,道尽生活大小事的内容,总能打进心坎,陪伴网友度过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今年同为29岁的傅锦川和象拔,是本地新晋图文作家,而“小明”和“象仔”分别是两人创建的角色。

傅锦川常会依据社会动态做出评论,内容时而诙谐有趣,时而冷嘲热讽,常让网友们捧腹爆笑。目前,“小明Xiao Ming”面子书粉丝专页拥有13万9002个赞。

这是象拔目前最受网友喜爱的作品。
这是象拔目前最受网友喜爱的作品。

粉丝期待作品更新

傅锦川说,粉丝们会期待“小明”对时事的看法和意见,倘若遇上他没空对当红课题做出评论,粉丝还会私讯他:“为什么小明对今天的课题没有反应的?”甚至还替他出谋划策。

而“象仔”则是象拔笔下一只曾混进台湾生活7年的马来西亚大象,创作内容主要与台湾和大马两地的文化冲击,或自身生活趣事有关。目前,“象仔”面子书粉丝专页拥有2万6346个赞。

创作的图文之所以受到网友热爱,傅锦川和象拔不约而同表示,主要原因是拥有共鸣。象拔说,只要引发读者内心共鸣,就有机会被转发分享,曝光度便能以倍数增长。

象拔曾分享一篇《一句话惹怒马来西亚人》的图文作品。他指,无论是不是留台生,马来西亚华裔常会遇到被外国人误会是马来人的情况,甚至有国外的朋友,误以为马来西亚人都住树上,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成名至今, 象拔一直未以真实面貌示人。“我觉得还不是时候, 所以现在大家还是先记得象仔的样子吧!”
成名至今, 象拔一直未以真实面貌示人。“我觉得还不是时候, 所以现在大家还是先记得象仔的样子吧!”

日常生活细处著手

由于内容十分贴切,迅速获得网友们分享、转贴,“我的粉丝专页(追随者)也在那时候一夜爆增!”

傅锦川则表示,《如何点Teh tarik(拉茶)》是他截至目前获得最多赞的图文作品(拥有4800个赞)。他认为,该课题看似简单、无新意,但因为拉茶是国民饮料,大家对它有莫名的熟悉,足以引起共鸣。

除了共鸣,国家时事也是作家们的题材之一。一旦针对某件要事表达心声的图文获得绝大多数人认同,作品便会一再被分享,点击率因此飙升,知名度相对也将迅速提高。

全国大选在即,傅锦川因此创作了《每一票都重要》,旨在呼吁大家别轻视手中的一票。该作品获得广大网民赞赏。

Q版象仔、欠扁小明 鲜明角色深入民心

虽然创作的“小明”颇受网友喜爱,但傅锦川指出,网友重视的是内容有没有“梗”。“不管之前的PO文有多受好评,(喜爱度)不一定有延续性。因为只要无法引起共鸣,(网友)就不会有反应。”他指创作歌手王力宏曾说,每当发布新专辑时之前的一切都要归零,表示自己在上传新作品时亦是如此。

“小明Xiao Ming”面子书粉丝专页每天会固定在上午11时30分、下午3时30分及傍晚6时30分上传新作。傅锦川说:“遇到即时性新闻或重要课题,或许就会提早‘出场’。”频频上载作品的当儿,傅锦川也会穿插使用二次创作。对此,他笑著解释:“因为每次用画的会很耗时间。”但他强调,即便采用二次创作,只要有“梗”,反应仍会很好,显然网民是冲著他作品中的“梗”而来,而非画工。

反观象拔,由于坚持不采用二次创作,因工馀时间有限,如今仅能固定在星期一、三、五上载新作。象拔认为,粉丝会追踪“象仔”专页,是因为想看马台文化差异的笑点。目前已是上班族的他,虽已从台湾回流新山,但因工作关系,仍会与台湾人接触,创作大方向不变。进行创作,难免会遭遇瓶颈,象拔不讳言,在灵感枯竭时曾想过放弃。“有一段时间我很少在上载新作,当时我就在想,就慢慢让大家忘记象仔吧!”没想到,竟然有粉丝私讯给予问候和支持,“那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有人一直在默默支持我!”因此,他说自己要以偶像女子团体SHE为目标,画(唱)到85岁,“只要粉丝还要看,我就画。”

小明给人的形象幽默、有趣, 但傅锦川说, 自己的真实性格是非常严肃、认真,和小明完全不一样。“小明或许是一个让我在生活得以喘气的一个小空间。”
小明给人的形象幽默、有趣, 但傅锦川说, 自己的真实性格是非常严肃、认真,和小明完全不一样。“小明或许是一个让我在生活得以喘气的一个小空间。”

网民关注图文内容

平面与多媒体设计资深讲师郑庆源曾在2017年接受《东方日报》采访时,批评大多马来西亚插画家的风格是“没有风格”,画作辨识度不高,人们难以凭著画作辨认出作者是谁、来自哪里。为了让读者更容易记得自己的创作,象拔表示,图文作家一般会创建一个非常鲜明的角色,让大家看到某角色的时候,就会想起幕后作家。

询及当初为什么会以大象作为插画题材,象拔说:“我从小是看《小飞象》长大的,而且每次看这套电影,都会非常投入。”他谓在未成立象仔粉丝专页前,一直都有画大象的习惯,只是自认画风不够仔细,一直不敢发布。那何以改变初衷?他说:“近年来发现,现在网民们注重的不再是画风高不高超,而是内容够不够贴切。”

说的也是,傅锦川笔下的小明其实就是一个火柴人,但因为画风简单、不复杂,深入民心。傅锦川笑说,当初为角色取名字的时候,也选了一个极为普通的名字——小明。他形容,小明就是一个欠扁的人物,他常会藉小明以图文的方式诠释本地独有的生活哲学。“我一直觉得社会需要一把声音,把大家对社会的不满宣泄出来。”

图文作家能赚钱吗?

老一辈常认为画画是一份“会饿死”的工作,但随著面子书和通讯软体LINE的兴起,越来越多图文作家开始崭露头角。图文作家主要的收入有三:一是出版书籍;二是推出自创商品或LINE贴图;三是商业代言合作。目前,本地图文作家象拔、卷毛均有把自家作品上架,供消费者选购。作家可自行设定主题售价,扣除App Store与Google Play的30%手续费,其所得的50%便是作品利润。

傅锦川说,随著小明网络人气高企,他确实接到不少商业活动,但他目前仍以兼职方式经营“小明”,“因为单靠‘小明’吃不饱。”目前除了是图文作家,傅锦川也是作词人及新型创业家。

象拔认为,我国插画市场不比台湾成熟。在台湾,大部分手机用户疯传贴图,让去年热卖前5名的插画,像是白烂猫、豆卡频道和不死兔,平均销售额达到7400万台币(约700万令吉)。“我国民众对于要花钱购买贴图的欲望不强。”但他认为,随著国人越来越“哈台”,我国插画领域有望跟随台湾脚步,越来越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