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也会被性侵

俗话说“男孩照猪养”,对待男童,我们总是太随意。而这种随意在某种程度上把他们暴露在危险之下。男童不会是性侵犯的目标?是时候改变这样的观念了。

随著多起涉及知名人士的男童性侵害事件曝光,人们开始关注男性也会遭毒手的事实。根据非政府组织“保护及拯救儿童”提供的数据,每4名女性就有1名有被性侵的经历,而男性受害者的人数,相距不远——每6名当中就有1名。

关于男生也会遭性侵,人们从“说什么鬼话!”到纳闷“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虽说已从拒绝相信转为意识到这并非天方夜谭,但仍是抱持“这样的事不会发生在我/我孩子身上”的心态。成人不取信于孩童或是不愿家丑外扬的消极反应,无论受害者是男生还是女生,并无不同。

本地非政府组织“保护及拯救儿童”(P.S. The Chidlren)长期处理儿童性侵罪案相关的事件,执行董事玛丽扎(Mariza Abdulkadir)表示,该组织在事件的应对上,从不强调性别,“程序上是一样的,无论受害者是男生还是女生,我们都采取同样的措施,在学校里推行的‘自我保护意识’项目(Personal Safety Program),也一样没有性别偏见。”

玛丽扎指,一般人对男童也会遭性侵感到惊讶,但事实上,涉及男童的性侵害事件被举报的比例并不没有远远低于涉及女童的性侵事件,“涉及女童的案件确实比涉及男童的要高一些(已知的),但数据相差不远,换句话说,人们并没有因为受害者是男童而觉得‘也还好’以至不愿举报,且这个数据十几二十年间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

玛丽扎指,性侵幸存者,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背负罪恶感和羞耻感,不同的是, 他们觉得受辱的部分,基于根深蒂固的社会价值观而有所不同,“男性更多会纠结于自己不够男性化,懊恼自己过于软弱,认为是自己有所不足才会遭至毒手。”
玛丽扎指,性侵幸存者,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背负罪恶感和羞耻感,不同的是, 他们觉得受辱的部分,基于根深蒂固的社会价值观而有所不同,“男性更多会纠结于自己不够男性化,懊恼自己过于软弱,认为是自己有所不足才会遭至毒手。”

沉默,是因为不被信任

然而,这并不表示人们对性侵事件的醒觉意识已提高,反之,无论事主是男孩抑或女孩,成人在应对相关事件时,反应都是负面的,玛丽扎坦言:“在我们接触的案件里,几乎所有的成人,在一开始都呈现消极反应,他们动怒、充满防御心理,认为孩子撒谎、捏造故事,通常都不愿意相信。”这一点,无关受害孩子的性别,家长的反应是全然相同的。

不少人或许会误以为孩子受侵害,却选择保持沉默是因为他们不确定发生了什么事,但真正让孩子不敢把真相说出来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说出来,也没用。”

玛丽扎强调:“并不能说男孩不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所以不确定是否要说出来,孩子对性侵害的概念本来就模糊,女孩在面对相同遭遇时,通常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都不懂性,但他们知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是一件自然的事,他们觉得不舒服,感觉受侵犯。遗憾的是,当他们向身边成人透露自己的经历时,成人通常会喝止他们,怒斥‘小孩子不要乱说话!’或是讽刺‘你觉得这样说很好笑、很好玩吗!’”

数据显示,96%的施暴者是受害者熟悉的人,他们是家中长辈,或是有社会地位的人,比方说教练、老师,他们采取诱奸(Grooming)手段让孩子对他们产生信任,完事后再用威吓或哄骗的方式让他们保守秘密,像是“你希望我进监牢吗?我们是一家人,如果我被抓走,这个家就会破裂,而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

玛丽扎指,若受害者长期受到侵犯,则更难向外吐露遭遇,并会衍生自我怪罪的情绪,会觉得是自己活该,是自己允许这一切的发生,自己不是好人等。她接著说:“也因为施暴者是亲近和信任的人,孩子长大后在人际关系上会面对很大的问题,无法再建立亲密互信的关系。”

曾有人在工作坊上,把小时候受到性侵的“秘密”说出来,而这隐藏在心中半辈子的创伤对他们的人生或多或少产生了影响。玛丽扎说:“他们有的已经四五十岁,但羞耻感如影随形,时不时浮现,干扰日常生活。”

内向孩子易遭毒手

无论受害者是男孩或女孩,性侵事件发生并曝光后,许多人会下意识地怪罪孩子。玛丽扎直言:“如果是女孩,他们会说是她主动的、自找的;是男孩,就说因为他软弱,不够男子气概,所以被欺负。”她认为,这是许多成人的偏见,而且不仅仅局限于性侵事件,“学校霸凌事件也一样,他们会说为何你不反抗?是你不懂得自我保护。”

同样的,施暴者会选择容易下手的孩子为目标,“一般是安静内向,比较可能保守‘秘密’的类型。对儿童性侵犯来说,孩子的外在及情感吸引力是其次,他们寻找的是可以成为受害者的人。”

和稚龄儿童谈性,他们未必能很好地吸收, 但了解自己的身体是一项必要的功课, 孩子必须知道什么部分属于私密处,不可随意展示, 也不容许外人
和稚龄儿童谈性,他们未必能很好地吸收, 但了解自己的身体是一项必要的功课, 孩子必须知道什么部分属于私密处,不可随意展示, 也不容许外人

迷思1:

对男童施暴的必定是同性恋。

玛丽扎希望人们认清恋童癖(Paedophilia)和同性恋在本质上的不同。恋童癖者不一定是同性恋者,他们对儿童下手,并不考虑性别。

“他们可能已组织家庭或有稳定交往的对象,再说施暴者不一定是男人,女人也会对男童施暴,同样地,也会对女童施暴。恋童癖无关性别,也无关性取向,施暴者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受害者也并不局限于单一性别。”

迷思2:

被选为施暴目标的孩童,有生理上的吸引力。

对孩童施暴,加害者更倾向于展现他们所掌握的支配权力,玛丽扎指:“比起发泄性欲,更像是一种攻击,就像有人会恶意地踢路边的流浪猫狗,他们用欺负弱小的扭曲方式去满足自己心灵的某种缺失。”

迷思3:

曾受害的性侵幸存者,很可能成为下一个施暴者,造成可怕的循环。

玛丽扎大力驳斥这个论点,她感叹:“很遗憾地,人们相信这一点,但事实上,只有1%的受害者长大后成为另一个施暴者。”据她透露,“每4名女性中有一名曾被性侵;每6名男性中有1名有同样遭遇”的数据在各国皆相去不远,人口贩卖及权利剥削问题严重的国家,比率则更高。

实在想不通,为何会有如此多性罪案和性罪犯,玛丽扎指:“心理与精神疾病不容忽视,人们内心有问题,不面对和解决,时间久了,就会发展成更复杂也更严重的问题,有的人虐待猫狗,有的人对孩童施暴。”

每4名女性中有1名曾被性侵;每6名男性中有1名有同样遭遇。

96%的施暴者是受害者认识并亲近的人。

每14名遭性侵的孩童里,只有一名会主动说出遭遇。说出来后,若对方不相信,他便再也不会提起。

只有1%的性侵幸存者会成为下一个施暴者。

受害无关性别

“受害者就是受害者(Victim is victim),和性别无关。”玛丽扎总结,制度里没有性别之分,无论是举报程序还是应对措施,都不分男女,针对的是事件而非性别,“就像有人面对失眠问题,治疗师解决的是睡眠障碍”,她打趣道:“让男生睡觉和让女生睡觉,没有分别吧?”

话虽如此,她也不讳言,制度建立在性别平等的基础上,但那并不表示制度里不容许偏见的产生,社会偏见和个人价值观依然阻碍人们打破固有思维,让正义无法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