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22日讯)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医总)秘书长郭怡捷促请,高教部能够重新检讨中医系课程纲要、语言媒介与入学条件;特别是使用英语教中医药课程,这项不切实际的做法,不仅显得非常格格不入,学生也无法学到中医的精髓。
他说,随著政府在2006年推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计划后,中医系的课程内容包涵近50%的西医课程,规定以英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
他认为,虽然中西医的结合可以协助学生增加一些在西医方面的基本知识,但却抹杀了他们原本应该吸收的传统中医知识。
“中医和西医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医药体系,无论是背景、课程纲要还是学习过程,都非常不同,就以水和油为例,虽然都是液体,但它们是无法融合的,也意味著强制把中西医结合在一块行不通。”
郭怡捷今日上午出席在南方大学学院举办的第二轮“高级中药配药师培训计划”开课仪式上,作出上述呼吁。出席者包括柔南中医药业公会会长萧国津、总务曾德华、讲师刘元华等。
郭怡捷说,西医和英语可以是辅助知识和语言,但倘若运用在中医药教学上,则会大大影响原有的传统中医药文化,导致未来中医师将失去传统特色。
95%来自民间学院
“如此一来,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在为病人看诊时,是应以中医理论还是西医观点,使用中药还是西药为病人治疗呢?”
他也提及,中医学系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后,入学条件也改变成欲申请就读中医系的学生,规定必须是理科生,同时也需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因为有一半的课程是以西医学为主。
他说,许多本地民间中医学院过去都是秉持著有教无类的精神办学,学生只要有良好的华文程度,以及对中医抱有浓厚的兴趣即可报读。
“我国目前逾95%的中医师都是来自本地民间中医学院,可见本地民间中医学院早前确实培养出无数的中医人才,且所使用的教学方式是有效的。然而,如今这些本地民间中医学院由于不能符合高教部的要求,而被迫停办,甚至面临倒闭危机。”
他希望,中医系能使用原有的语文(华文)来教导,因中医强调的是哲学理论,更重于通过行医来累积经验。
另一方面,第二轮“高级中药配药师培训计划”是由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主催,柔南中医药业公会承办,吸引近70名中医师出席参与。
萧国津表示,这项培训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平台,协助业者提升中医药的专业知识,加强自身对中草药知识与提升配药师的素质。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