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使用无人机求婚,引爆热烈讨论。外形像飞碟的多轴飞行器,除了是求婚噱头,还可以是什么?亚马逊、淘宝、谷歌等网购龙头皆布局用无人机送货,也许你才上网按下确定购买,下一刻就收到降落在前院的新产品!

亚马逊早在2013年就高喊无人机送货计划,要在30分钟内无人机将货送到消费者家门;谷歌的“飞翼计划”(Project Wing)也不落人后,去年8月在澳洲用无人机测试送疫苗和糖果给当地农夫,让人不禁想像,在阳台打开窗户,签收无人机送来团购美食的日子也许不远了?

然而,业者宣称要用无人机送牛仔裤和iPhone 6到你家,在现阶段恐怕还是噱头大于实质商业效益…

2月初,淘宝在为期3天的“拯救大姨妈”无人机送货活动里与圆通快递合作,在北京、上海和广州推出无人机送红糖姜茶的活动,限额450名。活动号称要在一个小时内将货送到饱受经痛困扰的女性消费者手中,拯救女性于水火之中。

淘宝甚至拍了一支宣传影片,大张旗鼓地开启这项大胆实验。第一笔订单从下单到交货只花了37分钟,但实际上淘宝并非直接将姜茶送到消费者手中,而是由等在目的地的快递员帮无人机卸货,再将姜茶送到消费者门口,无人机送货只做半套,最后还是要由人工辅助送货。

需搭配人手操作?

另一方面,北京市公安局、中国民航局和军队等部门官员认为淘宝的无人机快递活动没有事先申请,违反了现行的无人机飞行管制规定,正在介入调查中。

美国交通部旗下的联邦航空总署(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FAA)日前公布了无人飞机系统(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UAS)的使用规则草案,准备将55磅以下的无人机纳入管理并允许商业运作,对现代的无人机应用而言理应是个好消息,然而,正开发无人机送货服务的亚马逊却抗议,该规则将让亚马逊无法在美国提供无人机送货服务。

由于该草案潜含许多问题,像是必须在视线所及的地方操作,或是要辅以一个可以看到无人机飞行途径的观察员,意味著无人机一定要配备人员操作,与业者发展无人机服务的理念相悖。此外,该草案还禁止无人机丢下包裹,或载运来自第三方的货品。

亚马逊全球公共政策副总裁保罗(Paul Misener)说,FAA需要开始并尽快完成解决亚马逊商业与客户需求的正式程序,亚马孙将会实现该公司对PrimeAir所规划的愿景,而且准备在有法规支持的地方展开部署。

Amazon在2013年宣布发展无人机送货服务Amazon Prime Air,主打将小型货品自动化运送到顾客家门口。但在取得执照前,无人机测试只能在美国西雅图总部“室内”飞行。
Amazon在2013年宣布发展无人机送货服务Amazon Prime Air,主打将小型货品自动化运送到顾客家门口。但在取得执照前,无人机测试只能在美国西雅图总部“室内”飞行。

半小时续航力 从吉隆坡飞到梳邦再也

就技术面来说,电池续航力和载重量也是目前无人机难以克服的障碍。目前小型多旋翼型无人机的电池续航力约莫在半小时之间,飞行时速从40公里到60公里不等,若以时速60计算,以在吉隆坡市中心为起点,半小时约莫就可以飞到梳邦再也,但同样的距离,以货运代替也差不多是半小时。

虽然无人机有不会塞车的优势,却有较多不稳定的因素,例如若电池续航力只有半小时,那飞到目的地之后要怎么飞回来?无人机虽然越来越有智慧,可以避开禁航区和自动闪避障碍物,但技术还不够成熟,光卸货就是一大挑战,要帮货物装上降落伞让它“飘”到地面吗?还是用线绳把货垂降到地面上?

面临装卸货难题

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谷歌无人机研发团队真实面临的困境,“飞翼计划”研发团队在接受《大西洋月刊》专访时,便表示很多人以为无人机卸货很简单,只要停在半空中然后叫消费者出来拿就好了。事实上,消费者看到无人机飞近时往往就想伸手去把货拿下来,却不明白这个举动有多危险,螺旋桨可能把消费者的手弄伤。

“飞翼计划”团队主持人罗伊(Nick Roy)坦承,无人机送货技术发展还在非常早期的阶段,从智慧闪避障碍物、避免被不肖人士“抢劫”、如何在风暴中前进、如何避开民航机航道、如何避免伤及无辜到导航,都还问题重重,就如同淘宝最后送货时还是需要人工送货辅助一样,光是装卸货一环就很难免除人工介入。

今年2月,淘宝宣传称无人机将“飞上阳台送快递”,保证商品在一小时内送达。尽管无人机并未真的飞上阳台,却已成功吸引各界目光,并创下单后37分钟极速送达的纪录。
今年2月,淘宝宣传称无人机将“飞上阳台送快递”,保证商品在一小时内送达。尽管无人机并未真的飞上阳台,却已成功吸引各界目光,并创下单后37分钟极速送达的纪录。

技术成本高,商业化是否划算?

无人机送货并不是科幻小说里才会发生的情节,无人机送货在技术上绝对有可能成真,只是需考量营造成本和用途是否划算。全球唯一上市的遥控飞机公司雷虎科技,近年来积极转型无人机载具市场,从去年起开始出货至欧美等地。

目前已成功克服载重量和电池续航力问题的公司,并非不存在,例如:全欧洲第二大的快递业者GeoPost去年底推出的无人机送货计划,宣称他们的无人机续航力达一小时以上,而且载重量高达4到20公斤,远胜亚马逊的2.26公斤和DHL的1.2公斤。

目前往公益走向

不过,GeoPost无人机主要用途为运送紧急医疗用品和机具维修零件,而非瞄准一般消费者市场;谷歌的无人机计划,则打从一开始就锁定紧急递送体外心脏去颤器和共用工具器材,原因为何?

答案很简单,高昂的技术成本让无人机送货在现阶段仍无法完全商业化,只有牵涉到人命关天的紧急救援时,才值得不计成本地出动无人机救援。至于只是经痛需要红糖姜茶,对业者而言,恐怕还是请你下楼去便利商店买个止痛药比较实际,毕竟要打造一台稳定的高端无人机可所费不赀。

以日本国立千叶大学教授与业者合作打造的福岛核电厂空拍机为例,这台六轴旋翼无人机续航力为半小时,重量只有3公斤,却能够乘载高达6公斤的货物,但要价200万到300万日币(约1万令吉),在价格还降不下来的情况下,无人机送货是否值得业者砸大钱投资,成了一大问号。

就公益用途而言,无人机若能深入偏远地区救灾和运送物资,当然功德无量,砸再多钱做公益都值得。就譬如无人机社会企业Matthernet,他们希望打造无人机运送紧急救援物资的网络,将物资送到陆运或航运无法抵达的偏远地区。创办人Andreas表示,一台无人机造价约3000美元(约1万令吉,不计Matthernet建造的地面航空站和物资集中站),但在超过10公里的距离外,运送2公斤物件的能源,成本仅仅为24美分(约70仙)。

法规问题待解决

美国政府发布商用无人机规范草案,限制重重,先是只能在白天飞行,又不得飞离视线外,直接宣告无人机送货不可能在美国境内成真。

不过,政府对于无人机应用的限制,其实与无人机技术的成熟度相对应的,如前所述,若无人机飞到一半没电砸到人,或勾到电线杆导致停电,请问谁要负责?即使是商用无人机法规最开放的法国政府都规定,商用无人机不得飞经人口稠密区,就是因为无人机目前的技术发展仍有许多疑虑,在都会地带飞行不确定因子多,难保不会出问题。

简言之,无人机市场正起飞是个毋庸置疑的事实,而无人机的应用前景也相当令人期待,但无人机送货乍听之下商机遐想无限,实则受限于技术障碍和法规限制,犹如海市蜃楼,看得到摸不到。

即使克服技术问题,要拿造价不斐的无人机送什么也值得深思,是要送团购美食还是要送手机呢?什么东西这么急,非得要在短时间内送到?用无人机送货划算吗?雨天要怎么送货呢?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下次若再听到又有业者要用无人机送啤酒或玫瑰花,不如就当作商业噱头,微笑点赞即可,若是要玩真的,再等一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