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傍晚在沙巴海域,遭菲律宾阿布沙耶夫武装分子掳走的4名大马人,在度过68天的惊险掳绑日子后,于9日获释。

由于早前家属曾在接到绑匪要求赎金而公开向民众筹款,因而4名人质获释,是否因交付了赎金,成为民众关心课题。

据消息指出,早前报导指绑匪曾要求赎金3000万令吉,但谈判后降至1800万令吉赎金,但警方否认人质在付赎金下获救,但家人却有不同说法,引起到底有没有交赎金的罗生门事件,也引起民众要求人质家属公布筹款去向。

网民对4名人质安全获释,劫后余生后,与家人团圆感到欣慰,纷纷献上祝福,但不少网民对赎金捐款下落提出质问,希望有关方面能够给予交代。

网民MengChunKeo认为(https://goo.gl/EFDOwu),在民众捐款协助家属后,有关捐款不能就此不了了之,反之家属或警方都应给予有给予捐赠的热心民众一个交代,让这些民众对有关捐款如何使用,感到安心。

“至少民众需知道捐得有意义,了解捐款真的帮到他们,以后还会愿意这么做。但现在这种情况,有多少人还会再捐款呢?我们是将心比心才捐款,但捐到哪里,根本是个谜。明白吗?几千万块,你以为真的不用说明白吗?”

KennethOng则表示,若捐款没用到,不妨捐赠给社会有需要的人士或组织。

没交代引人揣测

CyChua揶揄,若我国在没有缴付赎金的情况下,就能让相关人质获释,这显示出我国的谈判专家还蛮强的,能做到其他大国做不到的谈判。

“尽管警方拒绝透露我国是否有付赎金,这意味著50%机率,是付了赎金,武装分子才释放人质的;至于另外50%机率是透过政府谈判成事的,那我国谈判专家还蛮强的……”

网民TiongXiang质疑表示(https://goo.gl/P1CvR5),千万元竟然演变无条件释放?

网民三毛(https://goo.gl/gwntok)说,故事的结尾,永远是个谜,最关键的是要如何向募捐的人士交代,总警长否认交赎金,那么赎金要如何处置,并需尽快针对此事表态,若没退回赎金就说明了赎金移交了,别让人胡乱地猜疑。

敏感问题 家属有囗说不清

部分网民指出,警方是特定敏感事宜考量,才拒绝透露有关赎金详情,如一旦承认缴付赎金,或将鼓吹更多类似的掳人绑架事件,鼓励不法分子再次犯案。

网民BZTan说,其实事实也有敏感度。若还坚持追究真相的话也未必是好事。现在最重要的应该是4个人质能回来就好。

LilyWong指出,此案疑点太多,警方必须尽快破案,并点出传闻指,人质是在苏鲁岛里面的村,并可在每一两天内打电话回家报平安和问赎金,惟这确是许多外国人质都不曾享有的待遇,此案事进展与过去类似案件大不相同。

网民LiQingLian指出,总警长说的是场面上的官话,只是家属就会被怀疑了,即家属可能有万张囗也说不清了。

“许多自以为正义的人,捐了钱的人,又要怀疑这怀疑那,又自认有权力质疑这、质疑那!人性的丑恶,杀人于无形,还自以为自己很道德。”

佳礼论坛用户vongolia认为(http://goo.gl/HZVAWZ),多数都是给赎金了,当然肯定是没有给3000万啦,政府谈判专家应该有跟他们减价了。“无论如何感谢政府代表们的努力,但希望这次是最后一次……”

此外,一些菲律宾网民也有评论此事,认为菲律宾政府应该尽快解决类似菲国叛军所引发的问题,以维护该国和平。

网民BenJet(http://goo.gl/2fW2Pm)说,“国内各方(菲律宾)需要给这国家一个达到和平的机会,即对于那些已厌倦继续抗战的叛军,我们或可让他们回来。至于那些继续拒绝和平的武装分子,就让他们受到军方的对付。”

一至HIT:男人婚后大转变

男士在结婚前后,终究有多大不同?面书网页“Don Mafia Club”周六(11日)上载了一则趣味短片,说明一名男子在婚前与婚后,无论是在个人喜好、娱乐休闲活动及生活方式,都有著极大变化。

尽管这则短片(https://goo.gl/56PQmY)全程并不到一分钟,却清楚地对男生婚前和婚后的强烈对比,获得不少网友认同点赞及转载。

一般男生在婚前偏爱刺激性娱乐,如骑摩哆载送女友时,会飙车;但婚后却成为一名讲究健康生活和家庭乐的丈夫及父亲,爱上与家人一同骑脚车运动。此外,在个人喜好及娱乐活动上,一名男生婚前爱健身运动,婚后却忙于协助妻子购买日常用品、照顾孩子及做家务,也成为了另一种锻练体能的日常运动。

好图一赞:环境塑造孩子

每个小孩身上都可能有无限的潜能,父母及教师在教育上除了协助孩子发掘自己的潜能与独创性外,孩子的成长过程及教育环境,更是扮演著非常关键角色。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身上一切有待发掘的潜能,或早已遭到目前“填鸭式”的刻板教育所扼杀。网络近期流传一张好图(https://goo.gl/MMUJyN)显示,填鸭式教育如何改变了一名孩子的命运,获得不少网友共鸣,纷纷转载。

图中把方块木比喻成一般人类,以及把斧头比喻成课堂上的教师,显示一名父母把未曾接受教育的孩子(圆形树桐)送到学校上课,惟班上同学皆是已受到现有填鸭式教育环境所影响,难免这名孩子日后也会遭到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