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国家电影局(FINAS)首席执行员阿末依汉日前呼吁政府审查视频串流平台网飞(Netflix)内容,此番言论引起轩然大波。不久后网民便猜测此举正是为标榜自己是“世界第一家提供合乎道德内容的串流平台”的Aflix TV,这家大马企业护航。尽管双方皆否认进行审查的呼吁和Aflix TV有直接关联,但阿末依汉和Aflix TV创办人法兹哈欣皆异口同声的认为,政府有必要审查及过滤“不道德”的内容,避免青少年思想被“荼毒”。

政府和民间提议过滤网飞等网络串流平台,甚至是审查网络并非新鲜事。今年3月就有巫统江沙国会议员玛丝杜拉,和伊党万捷国会议员聂阿都也分别要求通讯及多媒体部长哥宾星正视串流平台内容危害国民思想的问题。惟哥宾星在国会辩论时并没正面回应,仅表示会以书面答复有关审查的提问。

没废除电检法意愿

其实在大马政府部门的分工下,传播媒体内容审查皆隶属内政部管辖,并非通讯部(后者的权限稍后再提及),其中《1984年印刷机与出版法令》和执行《2002 年影片审查法令》的大马电检局,都归内政部辖下。

为何媒体与影视的审查皆归一个负责管理公共安全及公共秩序的部门,其中原因大家自然心里有数。换了新政府后,内政部依然手握大权,没有明显放手或废除电检法令的意愿。

然而我国并没有法令可以审查国外串流平台的内容。支持道德审查的声音,多数是因为这些平台上出现未过滤,如同性恋,宗教与政治敏感,性爱题材等“不符合国情”的内容。说到底,这是将教育人民及下一代的责任假手于政府,同时也否定了人是有对信息做判断的能力,是在资讯革命的时代开倒车。

网飞只是冰山一角,目前政府也无权审查网络平台上承载的内容。广受大马网民拥护的社媒和新媒体平台,如:优管、抖音Tikto、甚至是Instragram 和脸书等,表面上是消遣娱乐平台,但它也可以是让人民获取资讯、参与和影响政治的平台。

国阵曾网络审查

以上平台除了本身的内容审查之外,国家并无机制对其进行审查。若政府有朝一日通过了立法管控网络内容,就如同打开了潘朵拉盒子,除了实行道德审查,同时开启了政治审查的可能性,赋予当权者在有必要时,得以通过法律,审查不利于自己的信息。

尽管前朝和希盟政府于不同阶段皆承诺不会对网络进行审查,但过去经验告诉我们,当政治局势和舆论不利当权者时,当权者就会开始收紧资讯及言论自由的空间。

大马也并非无网络审查的案例,我国对于网络进行管制的方式,目前只能通过《1998年通讯与多媒体法令》赋予通讯部的权力,对整个网站进行封锁,但无法针对个别平台承载的内容采取行动。

相信大家仍记忆犹新,国阵政府在2014年开始封锁多个政治网站(同时也封锁情色内容网站)、2016年初封锁公布当时列为官方机密的1MDB稽查报告的《砂拉越报告》网站,随后《砂报告》试图将内容转载至博客平台Medium,后者也随即遭封锁,至2018年5月才获解封。

媒体仍会自我审查

网络提供跨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信息传播平台,获取资讯变得更容易,加上近年自媒体的兴起颠覆了以往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模式,网络变成当权者头痛的问题。近年来许多社会运动的动员都可归功于网络,远的不说,大马可以改朝换代,也因网络的普及突破了国阵的资讯封锁,让人民得以吸收传统媒体以外的资讯。

当然网络也是一体两面,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希盟政府在执政前许下的承诺,也保存网络上,只差一“键”之遥的距离,往年所作所为都一览无遗。若局势持续对希盟不利,靠近大选时希盟会否利效仿前人收紧言论和资讯自由,目前仍是未知数。

至于传统媒体的审查,在此就不加赘述,唯在威权政府长久以来的管制下,加上废除钳制自由的恶法承诺仍未兑现,即使没有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传统和新媒体的自我审查现象依然会发生。

说穿了,任何审查及控制资讯的政策,控制的不是信息,而是人民的思想。

现有的审查模式无非是通过监视、过滤、删除及惩罚来管制信息流通,但今时网络和通讯科技的发展,理论上任何形式的审查已不合时宜、也不可能。即便是实施高强度网络管控的中国,仍出现不少国民“翻墙”绕过封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再强力的审查,也困不住人们追求资讯自由的意志。

信息自由是成熟的民主社会核心。与其讨论内容审查,我们在资讯革命的时代,面对著全球网络的海量资讯,更应著手探讨如何教育人民,如何赋予人民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资讯的能力,让人民在获得资讯后可以做出知情的判断。

李仕强

群议社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