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再次为马来西亚的电视节目配音,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首先,在声音的演绎上必须符合制作人的要求。阿贤再三叮嘱:不要把《在地食光》录成《舌尖上的中国》。当然,我的功力也还达不到《舌尖上》的那个水平,但或许是因为他知道我长期以中国的配音作品为观摩、学习对象,所以不忘对此多加提醒。
制作人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不沉重,但也不轻佻,要像对自己认识的朋友讲述故事一样,听起来自然、舒服。”录完前面几集后,得到的反馈是“有些地方颇为沉重,略显拖泥带水”,有些地方则“听起来更像广告”。由于剪接和音乐都是配合我的旁白的,于是我便调整演绎方式,较主动地去诠释其中的内容。
录音时,除非句法上有欠妥之处或是不符合华语的表达习惯,否则我尽可能不对旁白稿作任何更动,以保留节目本身的“在地”特色。用标准的语音来读出许多“不规范”的本地词,我相信这是本地中文节目在“与国际接轨”和“保留本土特色”之间所能做的折衷选择。节目里介绍的不少食物都要以方言发音,除了我自己会说的闽南话和客家话,还有我不懂的潮州话和福州话,甚至是泰语,这时候就得用手机语音聊天软件向远在故乡的母语人士请教了。
此外,一些词语的读法也需要再三确认。比如“佐料”一词,按标准音“佐”字应读第三声,但我几乎没听过这种读法,于是向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中国老师请教,她也觉得这种读法很别扭,最后我还是选择“从俗”读成第二声。
一连十三集的《在地食光》即将在本周日播完,感谢这一次的“跨国”合作,让我能海外讲述家乡的故事,留下毕生难忘的回忆。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