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所学校任教前,身边的人给了我不少“忠告”:这是一所地方大学,学生们成绩差、不爱学习,所以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也不要跟学生较真,免得把自己气坏。开学前,参加新任教师培训营时也听到前辈们分享他们应付各种状况的“招数”,于是我在开始上课前便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准备“迎接”最恶劣的状况。

如今期末已近,我也确实见到了许多同事口中的“突发状况”。不过,或许是因为我一开始便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在接触到这些学生后,我反而出乎意料地发现:这些在外人眼中“并不怎么样”的地方大学的学生,其实有很多都是非常好学的。

我有一门通识课叫“《论语》的智慧”,原本是中文系老师开的课,因选课人数太多而分成两班,我负责其中一班。第一堂课给学生讲《论语》名称的由来和编纂过程、内容等,然后介绍孔子生平。为了避免让课堂太沉闷,同时也为了拯救我那必须连续讲3个小时课的嗓子,我在班上播了大约40分钟的电影《孔子》,然后让学生回去写观后感。由于带韩文字幕的电影得自己花钱下载,所以我并没要求他们一定要把整部电影看完。

第二周交作业,学生们的观后感都写得很好,除了少数几个人敷衍了事,大部分学生都写得很认真,而且很多人还自己花钱去下载整部电影,看完后才写下感想。期中考试前,我让学生以“生与死”为主题,根据课堂上所学的《论语》内容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篇幅不限。等到收作业时,摆在我眼前的是一篇篇用质朴的文字诉说著人生感悟的散文,其中有几篇堪称佳作,看得我都想帮他们拿去报名参加征文比赛。

看来,当初决定承担通识课教学任务是对的。如果我衹教那一门“教养中国语”,可能衹会看到“好学”与“懒惰”的学生,未必有机会与他们深入交流,将来也不可能很有底气地跟别人说:“请放下你的偏见,不要瞧不起地方大学的学生。”

萧悦宁

成均馆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