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隆坡旧城工作那几天,每一天都是味蕾回忆录。

某个下午,工作的伙伴,对著华人圈招手,吃货们,来来来,有好料。众人在围成小圈子,他在其中,打开一包用报纸包著的食物,打开后,资深食家们马上惊呼:“四眼仔!”

老吉隆坡人,不会不知道四眼仔,在茨厂街,一个小小的档口,档口有一个小小的玻璃橱,每一天都塞满了他的招牌杰作——咸鸭。

60年的老字号,从祖辈到父辈到这一辈,三代人,过年过节,桌上加料首选,就是这只咸鸭。

还记得每年团圆饭前夕的清晨,大家特地到茨厂街排队买咸鸭吗?华人的新年都是舌尖上的新年,团圆饭的富足感,常常来自每道菜都是家族全员票选最高味值的精选,而咸鸭到今天都不会跌出五强。

这咸鸭,是烧鸭,但不脆皮,也不靠独门酱汁,它的招徕就是咸,盐腌过的鸭再烧,它有烧鸭的烤香,也有渗透肉质里的咸腌味道,长辈们对于健康指标不搭理的年代,一只咸鸭,一箱啤酒,一群兄弟,就是一个乐园。不过,因为茨厂街的地位今非昔比,非逢年过节,能够不嫌和外劳挤碰特地去茨厂街的人渐渐掉队而去。

看到久违的咸鸭,有人迫不及待即刻手抓一块,油滋滋的,一点也不介意。咸鸭的味道依旧,保持多年的水准,咸香散开,那种纯朴但依然用心去调制美味的市井人情味浓郁依然,连印裔同仁也被吸引过来,一只咸鸭,瞬间清空。

正觉得不太够,那请客的主人再拿出另一包,得意地说,就知道大家不够,我买了两只!

舒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