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从昔日的锡矿业小镇,如今高楼耸立,但在大都市鲜花著锦之盛的背后,却隐藏著被高架公路重重包围下,步入古稀之年的组屋或称“贫民窟”。吉隆坡市中心敦拉萨路繁忙路段,有7栋4层楼高的老旧组屋,自1969年建成,至今已有近50年屋龄。这座由雪州发展机构(PKNS)建造的组屋,共有270个单位,如今已住进了第4代。这座组屋的位置,就在甘榜峇鲁的拐角处,而在组屋的另一端,则是高耸入云的双塔楼和吉隆坡塔,形成鲜明的对比。

经过岁月的摧残,每栋组屋十分老旧和残破,墙壁油漆脱落和布满蜘蛛丝,走廊也十分狭窄,大概只有一至两个人并肩的宽度,几乎每户人家都在走廊围墙外设置铁丝来晒衣物。放眼身后一栋栋雄伟的建筑物,富人区和贫民区,一线之隔。住在大城市中的贫民窟的人,又是过著什么样的生活?

高架路环绕

一栋又一栋的高楼大厦,呈现大马首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不过,从高处望下,穿梭于都市丛林间的高架公路下,却藏著7栋残破老旧的组屋。目前,在当地的市民,大部分都是巫裔老弱妇孺,还有许多单位已廉价出租给外劳居住。

吉隆坡的贫民窟,是发展商瞄准的地段,尽管曾有发展商前来洽谈,但最终因大部分住户不接受对方的条件而作罢。左下图为金满成功(Platinum Victory)发展有限公司,曾针对该地段所策划的2016年发展图,惟同意搬迁和接受赔偿的签约率不达80%以上,最终告吹。

残破没电梯

由于组屋没有电梯,住户只能徒步上下楼梯,而楼梯间也没安装灯管,到了夜晚一片漆黑,住户们必须小心翼翼上下楼。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只能长期呆坐在走廊,看看外面的风景。

不仅如此,楼梯间也十分肮脏,阴暗潮湿,且恶臭扑鼻,蚊蝇萦绕,四处可见流浪猫的踪影。

老年人留守

组屋被高架公路包围,住在这里的居民就像活在一个大鸟笼般,但凡有机会飞出去的年轻人,大多数都不会再回来。如今,留在这里的大多是老年人,还有一些无力改变现状的低收入群。

孩子在傍晚时分,聚集在走廊或组屋楼下戏耍。

部分老年人会聚集在走廊上串门子,或抱著孙子坐在走廊乘凉,从“阳台”观看外景。这里的住户,几乎都互相认识,就像一个大家庭。

挤住小空间

一间组屋单位约300平方尺,具体空间是多少?大概是两个停车位。走进住家,映入眼帘的,只有4面墙、一台电视和床,形容为家徒四壁也不为过。客厅“越空越好”,才能容得下整家人。

每户房子只有一厅一房,一厕一厨房,没有其他多馀的空间。客厅是他们的饭厅,也是睡房。

安全性堪忧

房子年久失修,安全性令人担忧。走进厨房,只能用简陋和窄小来形容,玻璃窗前的台桌上只有一个双口煤气炉,一个冰箱,还有一个架子置放厨具和必需品,后门也被杂物所堵住。一旦发生火患,后果将不堪设想。

一些居民在组屋楼下摆摊做起小生意,经营嘛嘛档、汉堡档、蔬菜摊、小杂货店等,为居民提供小便利。

独有人情味

或许,在这个我们嫌弃房子小,生活条件差,令人不想久待的地方,却是当地居民最为珍惜的家园,有著城市中最缺乏的人情味。

在老组屋长大的孩子,虽然与城市里的孩子过著截然不同的生活,但依旧快乐成长,眼神也充满著光彩和希望。而这些孩子和青年,也是这个城市“贫民窟”的希望,未来或许能为这栋残破的组屋找到一线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