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艺术界中创出一片天,廖文耀曾当过独中美术导师,也办过画室及美术设计公司,更曾在当年国内知名的中文电视制作公司“HVD”担任副导演,但因多年前父亲患病中风,身为独子的他唯有选择返回家乡,接手五金零售生意。

然而,上天的安排并没消磨他对追求“艺术梦”的坚持,反而继续积极地寻找各种平台延伸梦想,期间成功办过推广其家乡风土民情的画展,也在乡亲的协助及配合下,开拍了一部名为《让梦启飞》的励志电影,在国内38家电影院上映外,更受邀往东莞办影评会。

现年48岁的廖文耀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本身在民情淳朴的打巴土生土长,中学毕业后因对艺术充满热忱,因而孤身前往怡保及吉隆坡修读商业美术过程,过后辗转于两地发展其艺术事业。

他说,90年代初期,曾和友人在怡保办过画室及美术设计公司,过后在怡保育才独中担任3年的美术教师,并曾在中文电视制作公司“HVD”担任副导演。

因画展重燃拍戏梦

他说,后期因父亲不幸中风,藉著返乡照料父亲的期间,打算暂且放下一直追求的“艺术梦”,好好充电,惟在偶然的机会下,也办过一场以介绍打巴景点为主题的画展,并深受好评。

“我从来未曾放弃过拍戏的梦想,但因为返乡后,必须照顾父亲及应付五金店的生意,而一再耽搁。”

两年前,父亲仙逝后,廖文耀决定从新追求搁置已久的“拍戏梦”,并决定以3个真人真事的励志故事为题材,开拍近乎100%打巴制作的励志电影《让梦启飞》。

他说,该部电影无论是编剧或片曲制作,抑或幕前的演员皆是由打巴人担任,值得一提是众人多数都不是专业的电影制作人,有者是老师,有者是家庭主妇或在籍的中学生,而取景的地点也全在打巴一带。

他指出,本来仅是抱著“玩票”的心态,仅打算在杀青后于打巴播映供打巴乡亲观赏,岂料在推介礼时取得非常好评,并获得霹州非伊斯兰事务局的支持。

“随后在大马东莞商会的推广下,被中国东莞政府邀请至当地举办影评会,以推广大马华人的生活故事,而在吉隆坡从事电影著作的友人牵线下,也获在国内38家电影院上映。”获得如此热烈回响,使廖文耀更具信心续追求他的“拍戏梦”,冀能延续本身年轻时的梦想。

缺施展平台 素人演技从容不俗

廖文耀表示,人才不一定都在大城市,小地方也可卧虎藏龙,唯独他们缺少施展本身本领的平台,在才艺被埋没的情况下,过著“小地方人”的平淡生活。

他说,在开拍《让梦启飞》时,演员都是在打巴生活的平民,其中包括一些他原以为是平凡的“安哥及安娣”,岂知在开拍后,一些未经过演员培训的家庭主妇,其演技不输于专业演员,面对镜头时也表现淡然。

“此外,在戏中担任其中一名主角父亲的古稀老翁,更曾是一名懂得弹吉他及作词作曲的‘歌手’,让人大感惊讶。”

《让梦启飞》不但获得国内支持,于国内逾30所电影院上映,也受邀前往东莞办影评会。左5为廖文耀。
《让梦启飞》不但获得国内支持,于国内逾30所电影院上映,也受邀前往东莞办影评会。左5为廖文耀。

别让遗憾主宰人生

廖文耀说,许多人都拥有过本身想要追求的梦想,然而因为受到生活的限制,而将梦想埋在回忆中,过著平淡的生活。

“因此,我开拍《让梦启飞》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梦想外,也希望借此呼吁更多有梦的人继续追梦,勿因生活上的一些因素及阻碍,而放弃自己的梦想,抱著遗憾度过余生。”

“小地方”筑梦空间无限

廖文耀指出,科技的发达,如网络通讯设施及交通的便捷,即便生长在小地方的年轻一代也毫无地理位置的阻碍,依然可以继续追梦。

他分析,一般人认为追梦都要前往大城市,普遍印象觉得小地方的工作机会不多、所掌握的知识及资讯也很少,进而受到友人的影响,选择到大城市发展。

“上述的问题在现今的科技下,已不再是阻碍人们追梦的因素,小地方工作机会少,那是因为它未被开发,换言之,就是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竞争也不及大城市来得强。”

他说,在网络发达的年代,只要透过电脑就可掌握资讯及知识,而先进的通讯设施也让人轻易与全球人们取得联系。

廖文耀举例,就如他正在筹备的另一部电影,他从家乡驱车前往吉隆坡与相关单位进行会议,也只需区区的数个小时,即使前往泰国寻找化妆师,廉价航空的收费也不会贵,要不然也可透过通讯设备,与身处外地者进行视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