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央广播电台引述美国之音报导,根据一项近期的调查显示,中国在寻求提高晶片生产国产化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进展缓慢。
《日经新闻》今年3月在中国上海举行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展“Semicon China 2021”期间采访了20多家中国晶片制造商,7家公司做出了回应。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主要产品是制造14纳米至28纳米晶片的产品,这些晶片落后于世界先进晶片两三代。另有受访企业表示,即使是老一代的半导体制造机器也是他们的主要产品。
据公开资料,大多数电脑使用的晶片都采用了10纳米或7纳米工艺技术,有些制造商能够生产5纳米晶片。数字越小表示处理器尺寸更小,更先进。台积电和三星等领头羊制造商目前提供的晶片为5纳米。
《日经新闻》报导,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是唯一成功开发了一款适用于5纳米尖端技术产品的企业。
受美国制裁 难购买材料
在上述调查,7家做出回应的受访者“坦率地”承认了半导体小型化的延迟。受访者告诉日经,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制裁使得从国外获得零部件和材料变得困难,而使用中国零部件和材料作为替代品导致了较低的成品率。
中国目前是全球电脑晶片第一大进口国。中国对于外国技术的高度依赖,促使其迫切希望加快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指,这几年中国花费巨资,全力发展半导体产业,被称为“全国造晶”,希望能在相关制程上追上三星及台积电。
2020年是中国晶片半导体在一级市场有史以来投资额最多的一年。根据云岫资本数据,全年中国半导体行业股权投资案例413起,投资金额超过1400亿元人民币(约903亿令吉),相比2019年约300亿人民币(约193亿4894万令吉令吉)的投资额,成长近4倍。
中国国务院去年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晶片自给率要在2025年达到70%。美国研究公司IC Insights在一月份预测,到2025年,中国晶片的自给率只会在19.4%左右,其中一半以上实际上将来自台积电、韩国SK海力士和三星等海外制造商的中国子公司。如果只考虑到中国公司时,自给率下降到10%左右。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晶片国产化进展缓慢的一个更大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对中国的制裁。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师说:“当我们无法只获得一个核心部件时,我们的产品开发将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沈阳晶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官员表示:“由于过去几年很明显很难从国外引进技术,我们将不得不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方案。”
报导指,2020年之前,中国政府一直在全国各地的半导体项目上投入大量补贴,但投入的资金获得的结果有限,许多项目失败。中国的半导体业要从曾经的致命弱点中复苏,被认为并非易事。
张忠谋:中国落后5年以上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上月杪在公开演讲提及,他判断中国晶圆制造落后台积电达5年以上,在晶片设计则落后美国或台湾约1到2年,并非如外界所言达“数代之远”。许多分析都指出,中国正举全国之力追赶在先进制程的技术,将其视为超前美国的重要战略。
外界分析称,虽然中国有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尖端研发及设备等没掌握在自己手上,因此倾全国之力加速晶片发展。中美关系越紧张,中国半导体领头羊“中晶科技”等制造商要获得相应设备或技术就越困难,影响技术迁移。
台湾财经学者朱岳中向BBC中文网分析:“开一个半导体工厂,不是两三年的事,需要很多时间以及人力的培养,中国追的并不轻松。”
英国伦敦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青年学者津瑟指出,台湾虽然在半导体产业上,会持续与美国合作,但中国在半导体与美国的竞逐中,也开始布局全球。
她以荷兰公司阿斯麦尔(ASML)为例指出,这家公司在未来也需要在美中两国选边站。因为,阿斯麦尔生产的高端光刻机,是目前台积电在晶圆代工依赖的高端机器。“目前阿斯麦尔在亚洲仅与三星及台积电合作,这给了台湾与韩国在半导体上目前领先中国的优势。”
华为投资光刻机公司
在美国一系列的制裁措施下,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华为无法购买使用美国技术制造的半导体。
据中国半导体论坛报导,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公司开始投资光刻机领域了,入股了由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控股的北京科益虹源公司。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导,哈勃投资公司作为华为旗下的投资公司,对外投资企业已达28家,其中以半导体产业企业为主,投资领域涵盖模拟晶片、碳化矽材料、功率晶片、人工智能晶片、车载通讯晶片、连接器等。本次投资光刻机无疑继续补全哈勃投资的生态。
延伸阅读: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