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春节,一部卖座的大马本土贺岁片诞生了。其脍炙人口的主题曲《天天好天》,十年来更是家喻户晓让人传唱,把大马的农历新年气氛搞热闹了。歌词里有一句“天天都是好天”十分疗愈,使大马人平淡生活中添加了活力素,尤其是春节,提升了不少喜气。“天”,除了是一个计算日子的单位之外,亦是至高无上的形容词如“天子”(古时候皇帝的另一称呼)、“天大”的恩泽等。从字面上分解,其结构是“大上加一”,乃至高者,其大无有二也,故从一大。

然而,甚少人注意,天字,其实是古字演变的异体字。原来的古字写法是“上王下八”合体而成“兲”(读音与“天”同)。这可从古代中国人记载文字的秦简或竹帛中可见一番。由此可见,原是至高无上的“兲”,在今日被人错读成了“王八”,这可是天大的冤枉了。为何会如此呢?

原来,“王八”这个民间骂人的字眼,是从“忘八端”演变而成的。何为“忘八端”?盖八端(或称“八德”)者,乃北宋欧阳修重撰而得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春秋战国时代管仲所倡导的礼、义、廉、耻“四维”基础上,多增加了四个做人根本:孝、悌、忠、信之八个德行。

人若忘记这做人“八端”要求,其为人处世便不屑论之了。过后,“忘八”二字进一步演化出骂人的“王八蛋”、“王八羔子”等喻人为“杂种”的语言脏话,如“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盗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等。而“王八”,也可以是龟、鳖的俗称,亦是詈词(骂人字眼)的一种,许多人或要因此而为龟、鳖伸冤了。

所以我们常说,活在当今世界惯了,要复古则非易事。尤其是我们现在惯用的组合字,一经复古其寓意则可能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如“天之骄子”,一旦把“天”字复古成“兲”,则成了“王八骄宠的儿子”,惯称皇帝的“天子”二字,也成了“天子”,即王八的儿子了。汉字还有许多古字或合体字是我们所不熟悉的,如囧、嘦、嫑、甭、嘂、巭、朤、瞾、靔、窴、埊等许多类似字眼,深入了解后常会令人莞尔一笑,赞叹汉字的精彩。春节期间,若因行管令的限制赋闲在家闷得发慌,或可上上谷歌找些异体字了解一下,好好认识我们的中华古字。

你或会发觉这段日子里,天天都是好天,所有的王八都会是好王八。

曾昭智

生于1958年,毕业于马六甲培风中学、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曾任职工程师、企业主管,退休后从事文化艺术工作。著作有“清评调”、文章见各报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