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自成功研发推出市面使用后,褒贬参半。支持疫苗的,希望通过小小一支的疫苗,回到常态生活;担心疫苗的,害怕副作用及是否对身体带来长期问题,目前这部分人士是采取观望的态度,而反对疫苗的,将疫苗形容犹如“安乐死针”或“阴谋针”,仿佛一针就会夺命或让你终生带来副作用。

支持与反对,各有各的说法,从过去到现在,对疫苗的支持与反对都各有论述,没有对错。在过去如果你反对疫苗,相信不会像现在疫情时代掀起的争议,那只是个人的选择。然而,现在这一支小小的疫苗,承载的不仅是全人类的希望,还有让疫情不加剧恶化,病毒不会持续变种,人类的生活可恢复正常的常态,因此引起两派争执在所难免。

人们担心快速生产的疫苗是否存有副作用是一个可以理解的心情,过去一般需要5到10年的研发,如今一年即生产,速度之快令人惊讶。一般的临床试验是在一个阶段成功后,再进入另一个阶段,若中途出现问题就不再继续或重新研发,若成功三期临床试验即可申请上市,而三期的临床试验是已经到了全球成千上万的人试验阶段。

然而新冠肺炎是百年一遇的灾害,我们都迫切需要新冠疫苗,因此这些资金庞大的药剂公司,为疫苗同步进行不同阶段的测试。同步进行也意味著,如果这个疫苗研发在任何的阶段出现问题,那等同所有阶段的资源及所投注的资金都一笔注销,这是孤注一掷的做法,也是唯一可以最快催生疫苗的方式。

每个人须获知情权

新冠疫苗的确还是很新,许多副作用和有效性等都连世卫组织还不特别清楚,因此每一个人都必须获得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的权利,这是道德和尊重他人的基础。在疫苗课题上,强制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方法,了解人民的担忧及顾虑,让专家们传达有关疫苗的知识,从社会科学和行为学,医学的角度出发会比较有效。

我们都不是专家,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专家来“提供”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研发,专研,改良;人类的共同敌人就是病毒,在复杂又慌乱的疫情时代,“内斗”只是让“敌军”(病毒)得利,回到疫苗课题,希望通过接种疫苗改变世界的就勇敢站出来,而害怕或担心疫苗的,可以暂时静观,我们应当尊重个人的选择。而反疫苗群众,到处散播疫苗的阴谋或坏处,以救世主身份“劝说”大众勿施打疫苗者,少一个人接种,在疫情猖獗下,对你及你的孩子,真的一丁点好处都没有。

让我们大家都回归到自己的身份及职业,写稿回去写稿,做直销的回去当直销,做小贩的就做小贩,文员的做好文员,我们都不要自己化身为“疫苗研发师”,“基因学家”,“医生”甚至“揭发疫苗阴谋论者”……让专业回到专业,我们需要专家为人类领航攻打这场无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对抗疫情这一年来,医疗前线人员都一直在我们负重前行,如今,是我们站出来,加入前线人员的战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前线人员,多一个,就是一个。

林艾萱

毕业于博特拉大学大众传播系,拥有18年媒体经验,曾任职多家报馆记者及乐活志主编,现为自由文字工作者及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