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总领导层恶斗不休,浮现了一种情况,叫人感到痛心。华人社会有的人说不再关心这类新闻,实在看不下去了;有的远远走避,只求不要触碰这滩浑水,不要被拖下水…

这种割切做法,包括一些华团领袖,因为要评论哪一方都是敏感的。其中,又以华基政党领袖,走避最为鲜明;马华公会、民主行动党均如此。政治人物能走避多远,就走避多远的心态,或有它的历史教训背景。

政治有著操弄、叫喧的标签,动辄成为被针对目标,抹黑来、抹黑去。

政治人物如果涉及董总恶斗,确有乱上加乱之虞。今年五月就有实际例子,当时,马华署理总会长魏家祥不满受到恶意影射,而与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对上了,无端端发生一场口水战。

无论如何, 始终要提出一个疑问。华基政党口口声声重视华人事务,维护华文教育发展。而董总风波牵连母语教育事业,包括独中学生、统考、新纪元学院发展等等,如此规模的影响层面,还不算华社重大课题吗?

所以,置身事外并非正确态度。

这是两个情况的考虑;一个是可能惹来是非的个人得失,一个是攸关民族事业的勇敢担当。如何应对,就是反映了个人魄力。

董总这场恶斗爆发之后,我们没有看到积极的调解工作。许多人感到无能为力,也觉得民族教育事业这顶帽子太大,若有闪失非同小可。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有领袖挺身而出,私底下进行斡旋。

然而, 问题拖延已久却没有化解,说明低调的调解努力没有成果。

如果开诚布公,更多的人参与而形成社会压力,是不是能更有效地化解僵局?我认为有条件的人,这时候需要站出来;有方案的人,这时候需要提出来。挂上领袖光环,享受著社会大众拥载的领导阶层,他不能只做自己选择的工作,而是民族事业就责无旁贷。

当许多人走避一旁时,也有许多人走在最前头,守护著自己认为正确的立场,坚定不移。叶新田派如此,傅振荃派亦然。

这当中流露的一种精神,就是当仁不让,参与其事。我们知道,涉足任何一方都会遭到对立面的恶骂,甚至遭人批斗的。这份参与其事,需要勇气与智慧。

董总恶斗令人痛心疾首, 是非得失也叫很多人看不清楚。但是,注册社团终归有社团章程,作为领导指南,在一定的范畴内运作。两方人马最终必须根据章程,结束伤害了民族的争执与乱局。任何斗臭、斗烂的做法,都要受到谴责。

华文母语教育有我们共同的愿景,是我们共同的前途。董总最后是浴火重生也好,收拾残局也好,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人,站出来扶持它、修复它。

潘友来

《东方日报》前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