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伊始,董总和雪隆董联会新领导层发出清晰信号,待从头探索《华教新路向》,期待迎来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大马华教)再造辉煌发展机遇。我有幸借此发表了一篇题为《大马华教发展大趋势》(东方日报9/3/2019)文章。此文是该篇短文的补遗:
(1)有关“大马有完善的华文教育体系”所衍生的相关议题。
有怎样的“华文学校”,就有怎样的“华文教育”。然而,在马来西亚现实情况里,“华文学校”、“华文教育”、“有完善的华文教育体系”的定义是什么?当这些概念一直以来都模糊不清,各有不同定义时,那么,《华教新路向》的“华教”指的又是什么?
华文教育分4板块
1962年之前,大马的华文小学、华文中学、师资的特征是一致一体的,都是由学校董事会主导办学,课程设计均以华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
1962年之后,教育部当局依据《达立报告书》和《1962年教育法令》把本来一体的“华文教育”分为四个板块,即由教育部主导的华文小学、改制国民型华文中学(华中)、学校董事会仍然拥有相对自主权的华文独立中学(独中)、国民中学华文班(国中)。从此,“华文教育”的定义就有四个不同的概念。
过后,华社依据大马相关大专法令相续创办了南方,新纪元,韩江大学学院。这些学院不是以华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时至今日的一个现实问题,约一半独中学校的主要教学媒介并不是华文。
当我们经常说,“大马有完善的华文教育体系”时,包括了哪类型的“华文学校”?“华文学校”的定义又是什么?若以广义说,则上述华文学校的三个板块和国中华文班与三所学院都归类为“华文教育体系”。若以狭义说,“华文学校”的特征是“学校董事会有办学自主权和华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的话,则只有部分独中符合这个定义。综观所述,我们应如何界定新路向的华文教育?
(2)有关“传授与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相关议题。
针对独中“六大办学方针”第一项“坚持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与“传授与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华文课本和数理化课本与传授发扬优秀中华文化无直接关联。
更应珍惜华文班
因此,“以华文作为独中主要教学媒介”并不能就此传授发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包含习俗文化和深层次伦理哲学思想文化。而深层次的哲理思想文化必须涉及经、文、史、哲。这是伦理道德修养善化人性其中一项重要的课程设计。独中恰恰在这方面长期忽略了这种人文教育课程设计。
(3)有关华中和国中华文班在大马教育体系中的定位问题。
经过长期极少受到华社、文教组织的关怀和援助下,华中和国中华文班仍能自强自爱坚持经营开办至今,我们对这些教职员生的自强自爱华文教育精神表示崇高敬意,这样的华文教育弥足珍贵。
然而,在过去的“大马华文教育体系”的论述中,华中和国中华文班一直被排除在外,变成“正统华文教育”的异类,情何以堪!以广义说,在大马多元族群的现实情况里,我们更应珍惜华中和国中华文班。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报读独中的华小毕业生只有9.89%,升学华中有19.65%,国中则占70.4%(董总《2012年华中特征调查报告》)。
承认只拥有中学华裔生9.89%的独中为“大马华文教育体系的一环”只是偏安于一隅的华文教育。《华教新路向》以开阔视野关怀被遗弃多年逾90%中学华裔生的华中和国中华文班珍贵华文教学教育正恰其时。
(4)开创“多元语文教学”新格局。
据2018年最新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华小学生约51.8万馀人,其中每5位学生就有1位是非华裔生。个中原因,是否家长预见中国强势崛起,21世纪将是华文和英文并驾齐驱的时代,并认为华小教学学风良好所致,有待调研。
单一文化不利国家
不过,根据过去的经验来看,在一个多元族群国家里,不论是以独中为代表的“民族教育抗争”抑或国立学校“单元化教育教学”,始终不利于国家认同的构建和社会多元化相融的塑造。通过强化跨族群文化教育交流与探索,让华中和国中华文班成为华小非华裔毕业生升学选项之一,为构建国家认同,塑造多元文化相融社会开创新格局,实为《华教新路向》重点探求之一。
大马华教200年跌宕起伏历史,经历136年(1815-1951)多难兴校、20年(1952-1972)多难护校、34年(1973-2007)独中复兴运动和巩固华教、10年(2008-2018)华教文革式内斗等四个发展期,饱经沧桑。
2019年,董总开创《华教新路向》,这是大马华教迎来第五个历史发展良好机遇的启始年,我们殷切期待。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