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政府所不熟知的东西之一就是经济。经济涉及的是庞大的社会实验,与其他自然科学大不相同(自然科学占据了大部分的实验科学),因此其试错空间是非常有限的。由于人对于未知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经济学家的工作才会显得日益重要。

从全球视角来看,许多发展中国家乃至先进国家都面临著日益严峻的青年失业率上升问题(尤其大学生失业率与日俱增)。在2016年后,这趋势日益严重,各国的年轻人正不同程度地成为“穷忙族”。

在马来西亚,今日一名大学生在第一份工作中所能领得的平均工资扣除被通货膨胀抵消部分后,实际工资与30年前并无区别。同时,为了有效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政府在2020年预算案中就采取多项积极措施。这包括让大学生,以及愿意聘用失业大学生的雇主获得奖掖金。

要知道,青年应是社会上最具创造力和富有活力的群体,他们是经济里最前线的战士。但如今国家的就业市场却无法吸纳这些本应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的群体,他们渐渐变得无一席之地。

难道马来西亚的就业市场真的低迷不振?数据往往给出不一样的解释。根据统计局的数据,马来西亚2019年2月份的失业率为3.3%。这在经济学范畴里被称做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意指除了正常的暂时不就业外,剩馀的劳动力都已投入工作当中。

市场调节机制错配

所以基本上马来西亚并不存在失业问题,有的只是自愿性失业。在马来西亚,要找一份工作可不难,毕竟许多工作岗位都还面临著空缺的问题。这确实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既然我们的国家都不缺少工作岗位,那该如何解释大学生或青年的失业问题呢?

最有力的解释就是我们的大学生面临著市场调节机制错配的问题,就业市场同时面对“用工荒”以及大学生“低不就”的问题。国内新增的大部分就业机会都注重于中低技术型产业(low and mid-skilled job),而本地的产业也很大程度仰赖于廉价劳动力,导致大部分的大学生尽管具备了充足的学识以及能力,却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无疑打破了人们关于教育程度与经济能力相连的观念。

我们都知道,金钱不能解决穷人的本质问题;同样的,即使有了奖掖也未必能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想要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就必须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本质问题,但相比起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可是容易多了。

许多人认为大学生失业的主要挑战是他们的态度问题,但这并不实际,因为大学生就业问题早已脱离了个人的能力范畴;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经济问题,而经济学的思考,或许可以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理论上来说,要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依靠经济的发展。只要经济的规模扩大,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增长后便能制造更多“体面”的工作岗位。发展就是硬道理,这更应该作为国家的长期目标加以执行,而不是短期目标。

第二,学校必须确立面向社会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方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状况,优化和调整专业结构,才能使学生的个人能力与工作需求相匹配。应试教育没有不好,但它仅仅能解决大学毕业与否的问题,对于解决大学生毕业后要面临的问题,它是完全束手无策的。

第三,建立公平、公正且有序的竞争环境。长远来说,政府必须为大学生参与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制度以及环境,这才是对大学生最有力的保护以及支持。这既是大学生就业的绝佳动力,又是全体劳动者的理想。

政府奖掖举措彰显了其对于青少年尤其大学生的重视,但就方法论而言,我们或许可以找到更好的出路。

李慧珊

现任拉曼大学经济系高级讲师。曾就职国际金融机构分析员。对于经济与时事动态颇有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