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疫情逐渐放缓,疫苗也开始施打后,社会逐渐又恢复热络景象。一切看似恢复正常,实际上却有另一种文明病悄悄滋长。

孤独症。

“过去近一年疫情中,我几乎每天关在家,除了怕感染病毒外,也害怕自己会加重医疗系统的负担。但我开始有某种恐慌症,一直希望能跟外界接触,独处时特别孤寂,感觉自己像是被世界遗弃。”

某个游子朋友在聚会上说出这番话。没想到说完后,另一个朋友点头附和。对她来说,过往从来不曾有那么长时间关在房子,无法出门的苦闷与压抑,让她顿感生命能量变得很弱,整个人也变得无精打采。

我想起了日本的“茧居族”。这是近几年来日本浮现的新社会问题,听说有些年轻人超过半年不接触社会、不上学不上班,也不与外人交往,生活极度自我封闭。有些人甚至把自己躲藏在房间内,长达几年足不出户。

我也曾看过欧美有类似新闻报导,越来越多国家领导者的医生都对孤独的问题感到担心,包括美国、英国、丹麦和澳洲等国家政府也有做出相对的努力,希望能改变年轻人孤僻的状态,延续社会的生产力外,也能确保人口能顺利繁衍。

孤独和健康息息相关

印象最深刻的是2018年,时任英国首相特丽莎梅甚至还委任一个新部长“孤独大臣”,希望可以解决英国国内超过900万人面对的孤寂问题。

另外,英国《经济学人》周报也曾和非营利保健组织《凯泽家庭基金会》(Kaiser Family Foundation)联手推出调查,发现在3个富裕国家的人口代表性样本中,日本有9%、美国有22%,英国有23%的成年人经常感到孤单,在没有人陪伴下,会有种被遗弃或孤立的感觉。

“别小看孤独造成的流行病,一旦个体没有获得预期的社会接触量时,就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不亚于肥胖或一天抽15根香烟的健康负担。”某个医生朋友也曾言之凿凿说道。

他补充,不少研究证实,孤独和不少健康问题息息相关。轻微的症状只是会沮丧与焦虑,一旦累积恶化后,就有可能会变成中风、癌症、心脏病、睡眠障碍或酗酒的导火线,最终甚至可能更容易失智与阿兹海默症恶化。

当然,有些人推断大部分孤寂的原因是缺乏伴侣,许多已婚者或与人共居者多半不太有这种感觉。这在某程度上的确成立,尤其是老年人,在人际关系通常不如年轻人丰富,肢体也不太方便下,的确有伴侣会减少这种孤寂感。

鼓励长者年轻人共居

因此,部分国家正尝试鼓励年长者和年轻人的共居计划。法国、荷兰、美国等地方甚至有养老院或地方官员提供学生免费或廉价房租,而年轻人则以协助家务作为住宿交换。

也有部分人的孤寂来自智慧型手机与网络。虽然很多人认为,这些社交网站能让一些孤僻的人找到同温层,在话题上找到共鸣,尤其在疫情期间,一堆的直播互动活动,让许多不出门的人找到新社交乐趣。

不过,也有人太过沉沦于社交媒体,一旦得不到即时回复,就莫名焦躁与气馁。甚至有不少人为了玩手机,牺牲了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时光。

对他们而言,网络交际的热衷,比起面对面的联谊说话来得更有劲。但一旦在网络上失去预期的连接,就会产生孤独感,这无疑是中了科技资讯的毒,把自己的快乐绑架在冷冰冰手机里。

关于社交网站是否会让人觉得孤独,目前还在众说纷纭,而如何适可而止也因人而异,很难有个价值标准拿捏。无可否认的是,当发现无法面对独处时的情绪压力时,这时的确要善用科技的便利,与其透过文字沟通,不如直接拨电话找人聊天,至少声音传递出来的温度,会比文字来得生动有趣。

朋友说,在这场疫情下,所有经济活动都放缓,每个人的心理病才慢慢凸显。以往忙碌可以弥补的孤寂感,此时都昭然若揭,让人无法不直视。

的确,孤独症看似个越来越流行的问题,而目前仍没有真正解药。但我觉得比起孤独感,找到孤独背后的真正恐惧更重要。孤独只是状态,引发的情绪才是真正的心理投射关键。当你害怕独处,潜意识暗示著你可能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

最终还是必须回归自救的状态啊。

郭朝河

超斜杠青年,乐观豁达,臣服天命,悠游穿梭在时评、影评、乐评、旅游等的世界,用卑微的心经历人生。著有《在生活,藏一座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