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党“华沙”之争经过各路人马评论,不少者都认为是党争多于论述之争,所以笔者也不想再多著笔墨。反倒是行动党与巫统是否在来届大选合作,才是国人必要正视的关键,毕竟这才关乎到行动党本身的筹码,以及风雨无阻不懈支持该党寻求改变的选民。

火箭“师爷”──政治教育局主任刘镇东近日接受网媒访问时,认为希盟没有必要在选前和巫统合作,反而须加强自身的实力,来证明广大马来西亚人民的支持。听罢此言确实言之有理,但不禁让人想到有前后矛盾之处,第一、如果火箭无法证明自身受到全体大马人支持,选后是否也会考虑与巫统合作?第二、如果火箭能够证明获得全体大马人支持,巫统仍能证明自身有多数马来票的支持,是否也会考虑与巫统合作?第三、如果希盟其他友党选择与巫统选后合作,火箭是否会考虑退出希盟?显然的,选前并非问题,选后才是大问题。

说到底,球根本不在火箭脚下,希盟目前尚未有个具体的定论,但行动党主席陈国伟已拍胸脯指出中央领导层已议决不会在大选与巫统合作,简单来说,就是来届大选放心投火箭就好。

只是,选民从509大选后经一事长一智,见到鬼已怕黑,火箭乃至希盟如何打包票选后是怎么一个状况?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就一句“一切还言之过早,我们要按部就班”草草带过,实在不够诚意和火候,仿佛就像在为后路铺垫似的模棱两可和颇具保留性质,要就火箭亲自立下誓约条款,无论在什么情势态变下,选后都不与巫统这种“散播和鼓吹种族仇恨及宗教恐惧的集团为伍”合作,这才算说得过去。

行动党元老和挑战派虽被疑以“去华”当言辞,有些观点实也不假,尤其凡事都过于“顾全大局”和为了利益牺牲原则,最终火箭除了在乎选票胜负,还有何斗争精神和目标可言?与公正党相比对,行动党一直是幅金字招牌,希盟执政时虽逊色许多和能力不足,但退回反对党后仍能赢回可观的支持率,可回到问题原点,火箭还敢不敢重新拾起原则和责任?不管执政或否,持续为多元和民主的马来西亚斗争,才能化解目前所谓“华沙”或“去华”纷争,俘获多元族群选民的支持。

有道是马来西亚在历经阵阵时代变化和民主意识洗礼后,早已不是以往壁垒分明的单元vs多元问题了,而是族群关系交融、宗教世俗观念愈见复杂,即便是母语教育问题也并非单纯只是单一族群的切身利益,国语政策也同样如此。所以,一昧地奉行和鼓吹民粹主义手法,只会将我国陷于不义,只看到政党之间相互恶斗和交换利益,而不顾政策的实践利弊,以及对长远的建设与考量等。

时评人周若鹏日前一篇文章很到位,简而言之,即火箭若是一间“华人公司”那就认了何尝不可?笔者举个例子,巫统是个标榜维护马来穆斯林特权的政党没错,却也能公平地服务选区;即便是种族政党如土团和马华等,如今也都开始自我强调多元化,将党籍开放予“非我族类”加入,有此决心才能证明自身真有“豁出去”的气度和能耐,若连诚意都无法打包票,不就等同于糊弄选民吗?

说到底,一个讲求基本原则和热衷服务的政党,才是当今日渐思想成熟的选民应当考虑投选的对象,起码它的党之基本宗旨(管它是以种族或多元为基准)是如此,但不会看种族办事或任意挑起极端情绪,在我国已基本算是合格和称职的代议士,但是否胜选也须按选区结构来判断,是选举布局上的问题了。

所以放什么人下去竞选是一回事,但身为一政党就应当有明确定位和方向,否则本国选民选人不选党不就得了,岂不更开明、更能证实自身否决种族主义?反正什么党看来都一样,何必还看党来选?

陈海德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