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植物肉、植物奶,市面上还出现了植物蛋及植物鱼。去年底,国际食品生产商雀巢(Nestle)宣布推出纯素金枪鱼“Sensational Vuna”,率先在瑞士上市,并计划将该产品推广到全球市场。这款植物基金枪鱼肉含有6种植物性成分,其中豌豆蛋白是关键成分。

随著素食风潮的普遍化,植物肉在饮食市场上慢慢崛起。戒肉对一部分人来说并非易事,而植物肉能在吃菜的时候也感受到肉的滋味,让许多人向往不已。不过,植物肉到底是什么,而它是否真的能取代真肉?

“吃植物基蛋白并非新鲜事,要说起来,这样的文化在亚洲国家已经有数千年历史了。”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食品工艺系副教授曾丽虹博士指出,植物蛋白在很久以前便存在于人们的饮食中,包括豆腐、豆干、天贝(Tempeh)等,而植物肉不过是另一种植物蛋白的呈现方式而已。

她指出,植物肉之所以会发展成现在的风潮,是在3大因素下形成:肉类供应不足、环境保护及零残忍心态。联合国世界人口趋势预测指出,2019年全球人口约77亿,2030年将增加至85亿,到了2050年则会达到97亿左右。人口的增长意味著对粮食需求量的增加,未来动物性食品将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根据《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与营养状况》显示,去年就有将近6.9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

再者,为了满足庞大人口的食量需求,畜牧业生产肉类产品的代价便是环境污染及气候暖化。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指出,畜牧业已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14.5%,其中有2/3来自牛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的《气候变化与土地报告》也指,未来30年全球肉类消费量如果减半,将是减少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危机的关键。当气温每上升摄氏1度,稻米产量则下降10%,小麦产量亦将减少6%,而海洋温度攀升将威胁海产的生存。

面对畜牧业对环境造成的伤害,人们不得不正视重塑食物供应链的重要性,而素食无疑是最佳选择。加上近年来开始有消费者响应不杀生、零残忍的概念,进一步推动了植物肉的市场。

无论是豆腐、素肉或是当下正夯的植物肉,能发展到现今的模样,除了外在环境因素,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满足人对食物的追求。“当大家开始不满足于既有的食物口感,就会开始研究可以如何改变。”曾丽虹指,从1960年代起,就开始出现一些新技术,能制造出类似肉类撕拉的口感,虽然无法完全拟真,却也满足了人们对素食的期待。“上一个世纪的人都没有想太多,只是想要用这样的技术让大家能有更多选择,大家也不会去思考它(素肉)是不是真的。”直到近几年Beyond Meat推出拟真植物肉,才颠覆了大家对素食的想像——茹素也能‘吃肉’。”

市场上的植物肉几可乱真,在烹制过程中,也会出现在烹煮肉类时的化学反应,十分逼真。
市场上的植物肉几可乱真,在烹制过程中,也会出现在烹煮肉类时的化学反应,十分逼真。

植物萃取 仿制“血红素”

“植物肉能做出外观、口感、味道与肉制品一模一样的‘代肉’。”提起植物肉能以假乱真的情况,曾丽虹笑说,这简直就是疯了!她指,这类植物肉还能在烹煮时流出“血水”,甚至在烹煮过程中的香气及颜色变化都与肉制品相似,相似程度相当高。“口感上跟我们以前吃的素烧鹅、素叉烧有很大的差异,以前(指素肉)只能有撕拉感,现在的(指植物肉)吃下去还能有吃肉的嚼劲。”

以往工业化的畜牧方式仍能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人们仍可选择吃肉,但在肉制品渐渐无法负荷的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大家对素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曾丽虹透露,制作素肉与植物肉的技术相同,只是后者的层次更高。早在素肉年代,业界便以挤压技术(Extrusion)获取组织化植物蛋白(Textured Vegetable Protein,TVP),并且挤压成各种形状、大小,形成我们熟悉的素肉。

她以黄豆为例,指黄豆粉被倒入挤压机器后,机器会一直维持在高温、高压的状态,并且以不同组合的螺旋杆挤压豆粉,使蛋白质分子被释放出来,再按照厂商的需求切成不同形状与结构,成为素肉的雏形。但想要制造植物肉,便不能只停留在这里,还需将成品磨粉、加水、调味、粘合等步骤,将TVP变得更细小,吃起来的口感才会更佳。

美国两大植物肉公司Beyond Meat及Impossible Foods为了打造与真肉相似的食物,特别对如何产生与真肉相似的“血水”进行研究。曾丽虹透露,前者从甜菜根进行萃取,而后者则成功在大豆血红蛋白质(Soy Leghemoglobin)中研发出“血红素”。这类血素的铁质成分与动物中的血红素相似,使之吃起来更有肉味。除了“血红素”及甜菜根,坊间也常有采用发酵豆类、菇类等食材混合到植物肉里,以达到类似肉的鲜味。“植物本身也有味道,但如若要将各种豆类混合在一起,或许也能调配到与肉相近的滋味,但挑战会更大。”

对于植物肉更健康一说,曾丽虹有所保留,因为二者各有优缺点,并无更健康的说法。不过,按照科技发展趋势,或许未来技术能补充现有的不足。
对于植物肉更健康一说,曾丽虹有所保留,因为二者各有优缺点,并无更健康的说法。不过,按照科技发展趋势,或许未来技术能补充现有的不足。

食品健康指标:品质和生物有效性

“很多人受到健康光环(Health Halo)的影响,认为只要是植物就是健康的,肉就是不健康的。实际上,健康与否并不是这样来判断的。”对于坊间流传植物制品较为健康的说法,曾丽虹则表示无法一概而论,需按食品本身的制作方式、成分、添加物等来衡量。“肉类蛋白内有氨基酸,这是植物蛋白无法替代的部分。”她指,动物蛋白中的氨基酸是完整的,能让身体正常运作,而植物蛋白一般会缺少几种氨基酸成分,尤其是赖氨酸(Lysine)、甲硫氨酸(Methionine)及半胱氨酸(Cysteine),较难在植物中寻获。“为了获取完整的氨基酸,消费者需要吃不同的植物来补充不同的蛋白质氨基酸。”在蛋白质品质来说,她认为动物蛋白仍更胜一筹。

“在探讨食品的健康程度时,一般有两个指标:品质和生物有效性(Bioavailability)。”她指出,人体在消化和吸收植物蛋白上会较为困难,尤其对于肠胃功能不佳的人来说,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胃胀气等情况;反之动物蛋白、钙质、铁质都能轻易被人体吸收。加上制作植物肉的过程经过多次的高温、高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食物本身的结构及成分造成破坏。“但这也不能说植物肉就是不好的,就营养价值而言,植物肉是高蛋白、零胆固醇食品;而肉本身就带有高胆固醇、高油脂,这些都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她笑言,两者之间并无谁是谁非的情况,只是在于选择。

随著素食热潮,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植物肉品牌,各家皆有不同的植物组合及配方,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先了解营养成分,按照自己的需求添购。
随著素食热潮,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植物肉品牌,各家皆有不同的植物组合及配方,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先了解营养成分,按照自己的需求添购。

透过技术弥补不足

曾丽虹认为目前的技术能弥补单一植物蛋白的缺陷。市场上已有一些植物肉采用以不同植物组成,在结合不同植物的情况下,或可弥补氨基酸不足的问题,甚至可能达到动物制品应有的成分。然而,她亦指植物奶、植物肉或植物海鲜都无法替代真正的奶制品或肉类。只有在植物与植物制品中做比较时,植物加工品可能会比原材料来得更健康。以燕麦为例,燕麦奶在制作过程中会被打成泥,再加入酵素,以此破坏起纤维后萃取其蛋白质,让身体更容易吸收。

“在植物肉或素肉里面,高油高盐的情况并不少见。”在制作植物肉时,为了使食物的味道更为鲜美且贴近肉制品,都会加入大量的盐及其他调味剂。虽然坊间有研究报告指向特定品牌的钠含量较高,但曾丽虹则认为植物肉面市不久,研究并不全面,无法评论。只要不将植物加工品变成一日三餐的主要食品,就无需有太多顾虑。她透露,市面上有一些标榜天然的植物制品,坚持不添加不必要的材料到食品中,因此消费者若有疑虑,或可在购买时先了解产品本身,或阅读营养含量再来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