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来,前有马来西亚的政治戏码每天精彩,苦情激情斗智斗策略远比各大连续剧名编剧更胜一筹。在瘟疫蔓延全球时观赏这场闹剧,马来西亚人民身兼观众和特约演员。笔者没摸水晶球占卜的能力,故此不预测下一集剧情发展,而提出几点以作反思。

在这套闹剧里,体制被贱踏、买人头游戏和政治联盟结合分离速度甚至比宇宙大膨胀更快。官场如战场,杀敌赢战本来就是尔虞我诈,所以政客们的作为虽可恶但不太令人感到意外。

双重标准太可悲

很可悲的是某些人民和公民组织也完全失去立场地跟著起哄,在谴责某方犯规成立后门政府和支持另一派系也试图以同样不依规则的手段成立联合政府的两个板块跳来跳去,甚至扬言再次发动示威展示人民力量。敢问不论谁赢,这不回到议会去表决谁拥有大多数议员支持的模式选出来的不都是后门政府吗?

有者更挟持22个月前的民意试图合理化希盟举动,但是否有证据显示这民意依旧?最讥讽的是很多骂后门政府的人或组织当年也曾支持安华的916变天计划,这严以律人宽以待己是何等的虚伪。过去十几年来的人民力量和制度化改革现在只是口号?每个人或组织可有自己的政治倾向,但不能为了对自己有利就合理化了不守规则作为。

这些“输打赢要”的机会主义意识形态如何让马来西亚迈入进步的未来?受过高深教育知书识礼的人民或进步公民组织难不成看不到自己的自相矛盾逻辑和虚伪?更有希盟支持者大力支持雪州政府以跳槽为由冻结阿兹敏等7州议员的选区拨款。这些严重匮乏民主精神欠专业举止,难不成这些人不懂冻结拨款后往往受害更大的是当地人民和组织?

评论专栏虽无同行评审而素质有待商榷,但它乃社会建设的重要管道之一。很可悲的,这起闹剧衍生的社论笔战完全乖离了允许不同观点冲击大众思维、集思广益寻找出路可能性的原意,沦陷至朝向敌对阵营或其他思维的冷嘲热讽,隔岸对骂。自古以来,文人爱相轻,但我们要相轻至什么地步方肯罢休?这种相轻作业文化是否符合教育的价值?我们能否尊重他见但在意见不和时专业地提出反驳?

恢复官员问责制

这几十年来,我们习惯把功劳归于政治人物实现某些政策,但在政策失败时怪罪于公务员,例如:把小学首阶段废除考试归功于马智礼,但我国未能实现更绿色能源课则归咎于公务员。我们应该知道探研拟定执行政策的是技术官僚,缺乏相关知识的部长只是那个呈递这些政策到内阁讨论的信差和拍板人之一。

所以,技术官僚公务员才是行家,方懂执行方案。基于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下的不成文规定,马来人垄断公务员体系。再来,基于政治考量,庞大的公务员体系同时也招纳了很多不学无术的公务员。因此,我国人民尤其是大部分非巫裔对公务员有偏激的刻板印象,对技术官僚往往缺乏信心。这些人在某些政策里倾向相信那些讨好他们的政治人物而非归功于技术官僚。

其实,公务员固然有其因为制度而产生的结构性问题,但我们的技术官僚仍有可圈可点之处,而且其中不乏进取努力的公务员,这些都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在瘟疫蔓延全球时,现任首相却还未组内阁。然而,即使在没有部长的指示下,卫生部依然通过其总监诺希山领导的技术官僚体系,在防疫工作上表现极佳,这点值得我们赞许表扬,更值得我们深思现在是否恰当时机,开始推动恢复官员问责体系,要政治人物下放更多权力给公务员,同时要求公务员为国家服务而不是讨好与臣服政治人物。

正视弊端进行改革

官员问责制还可确保技术官僚在内阁做出一些有损群众利益的政策时,提出技术知识意见作为群众参考,确保知识主导政策和监督政府的渠道之一。

与其埋怨政治人物,我们倒不如感谢他们让我们看见马来西亚民主社会结构根本性的不足,更看见过往那些廉价抄捷径文化的弊端。政治人物常屈服于主流人民思维,因此我们该借此闹剧反思并提出更完善的制度改革要求,让他们不论是否心甘情愿也得遵循,而非让他们继续情绪化政治和被某些政党意识形态绑架。

庄国文

立志翱翔物理界的小飞侠、群议社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