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出版的《在伤口上重生:五一三事件个人口述叙事》是一部以口述历史记叙五一三事件的尝试之作。编著团队认为,五一三的历史叙事,应超越“加害者与受害者”的二元对立架构,并专注于追寻“幸存者的正义”,而口述历史的工作就是为这些幸存者寻找记忆的寄存处。

为何本书会以追寻“幸存者正义”为著书的出发点呢?因为在后冲突社会(Post-conflict society)里(如后五一三的大马),死难者亲属、亲历者,甚至加害者都需在同一社区共存,他们都是政治暴力与循环式暴力的幸存者,书中所强调的,对“幸存者正义”的追寻则是尝试避免循环式暴力的建议,反之,一味地追求“受害者正义”只会加剧循环式暴力。

本书的研究方法为口述历史。口述历史能呈现同一历史事件的多重真相,供人们以多重视角拷问历史,口述历史也可记载、整合民间的不稳定叙事,以抗衡官方正史的稳定叙事。

众所周知,大马历届政府始终坚持对五一三事件“早有定案”的立场,且不愿解密相关档案。但是,若让历史回归历史,就无所谓“定案”可言,一如近年来的一些研究也已证明1969年第三届全国大选结果其实是一场“马来海啸”。

本书所呈现的五一三事件其实是一体多面的,无论华人或马来人,都有加害者和受害者,但是,加害者、受害者以及幸存者首先都只是一个人,如书中所述,死难者家属须承受丧亲之痛的煎熬,数十年如一日,至于亲历者则长期为冲突所致的心灵创伤所苦。

公开谈论是最好纪念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钱理群教授曾强调著史的文学性品格,即注意历史细节的感性呈现,而且写历史不该忽略个体心灵的历史,所以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和剖析颇为重要。本书也记叙了死难者家属向灵媒“问米”的细节、亲历者终身难忘血的气味之因由,供读者窥探口述者的内心世界和创伤,由此了解一场暴动如何改变了个人、家庭乃至国家的命运。

读《在伤口上重生》,让我对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所提出的“平庸之恶”有更深入的理解,书中许多死难者被杀的唯一原因是其族群背景,但是我也发现“平庸之恶”并无法泯灭人性的光辉,如书中口述者R先生(马来人)拯救华人一家的故事就是一例。

时过境迁,尽管近年来国内政局风起云涌,但从未有人为此流血,各族群间也并非无法展开对话,而且人权意识早已深入民心,类似的悲剧也许不会再发生。但是,这不意味著我们可以选择遗忘,反之,我们得勇于探讨这段历史,以免重蹈覆辙。

《圣经》有云:撕裂有时,缝补有时。我们无法改变族群关系、个体生命被五一三事件撕裂的过去,但是我们可以缝补这创伤的遗绪,这也呼应了《在伤口上重生》的原意。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这起悲剧?就如书中所言:最好的纪念方式不是立碑,而是营造一个人们能免于恐惧、能公开讨论此事的社会氛围,知道多一件真相,就得多一份自由,故本书是为促进社会就此悲剧进行对话的抛砖引玉之作。

云天恩

自由撰稿人。90后,毕业于拉曼大学中文系。阅读兴趣涵盖历史与哲学。以学贯中西为人生追求,并以建立反乌托邦的论述为己任,深信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