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生开埠逾百年,位于巴生北区的中路发迹较巴生市区和南区稍迟,但也开埠超过110年。百年来的转变,中路从一个村庄转化成蓬勃发展的小镇,迄今基础设施完善,政经文教体系无一缺少。
中路在英殖民地时,日治前已形成一个小村庄,从1哩至7哩,尤其以6哩的中路镇和中路口(现位处池龙大厦一带)的人口密度和商业活动最旺盛。中路当时唯一的南益橡胶厂,位处1哩处(现址黄美才商业中心),亦是中路人另一主要谋生的途径。当时的中路口,商店建筑已是洋楼规模,中路镇则是木板店,面积也较小。
据高龄83岁的老居民吴耀宗透露,中路口的经济活动比中路镇活跃,因巴生唯一的丽嘉戏院(现址巴生市议会广场对面)就非常靠近中路口,巴士总站也在该处,所以人潮不断。
吴耀宗成年后,于1970年在中路巴生园买下一间排屋单位,至今住了逾45年,对中路社区旧景象,有深刻记忆。
吴耀宗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娓娓道来他与中路的不解之缘。他是在森美兰州出世,7岁随父母搬来巴生市区黄梨街,9岁便遭遇日军登陆马来亚,为避开日本军机在“过港”(现址印度街一带)的轰炸,举家迁逃至中路镇7哩芭园内避难,住在椰答屋。
他说,日本宣布投降后,他随家人重新搬回黄梨街居住,但对在中路镇生活数年的点滴,仍是念兹在兹,历历在目。
他忆指,当时,华人都是住在椰答屋,而马来人则住高脚屋(当年福建人旧称椰脚屋)。中路7哩便是中路镇的尾端,其后就是森林,可说是后无退路,无路可通。“女生们担心被日军捉走,每晚都要在脸上涂泥,再躲入森林内直到天亮。”
“7哩主要是高脚屋,没有任何商业活动,中路镇即6哩才是街场,但商店为数不多,面积也小,只有稀稀落落约20多间店,不过在当年而言,已算是一条热闹街道。”
吴耀宗表示,创校已有91年的巴生中路镇中华国民华小也建在中路镇,足见中路镇当时的人口密度高。
他说,在日治时候,中路镇的唯一间木板厂,被日军侵占据为己有,在日军投降撤军离境前,忿而炸掉华小,居民将木板厂改充作临时学校,直到学校重建启用为止。
昔日居民靠割胶糊口
吴耀宗说,当年中路都是“大芭”,根本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只有一条非常窄的牛车路,也是红泥路。
他说,虽然只是牛车路,但也已有一条通往返加埔的大路,因为是一条横直的路,当年亦称为“横路”。
“那时候的中路镇,物资匮乏,根本看不到一辆汽车,最普通的交通工具便是脚车,大部份人都走路。如有一家人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就成为村内的大事。”
他说,英殖民时期的中路镇,大芭地分为小园主或英资公司园丘地,义山那边的大片地段全属英资公司,其他的则都是小园主,所以居民以割胶工居多。“当年割胶每月最多仅够糊口,要养一家老小,也不太够。所以很多割胶工早上割胶后,下午又到马来甘榜收购土产,增加收入。”
“也有一些居民在自家范围空地种菜种瓜,再到中路镇摆地摊卖。”
台商设厂 带动经济
中路在60年代陆续出现百家利花园、永安镇,之后再有谢凤园、南德园、巴生园等,整个中路的社区逐渐成型。吴耀宗1970年开始购买巴生园现居住家,当时第一期发展是共建96间排屋,面积为20X80平方尺,拥3房,才售9850令吉。“当时首期屋款只需付800令吉,便可入住了。如今,中路的屋业发展计划非常蓬勃,但也拉高屋价。”
至于转型成为工业重镇,转捩点是80年代经济风暴陷入低迷时期;吴耀宗说,台商看中中路的地广路通,在中路4哩、5哩开始设厂,慢慢吸引了更多台商进来设厂,令中路地段变得有价。中路镇在1991年引进了现已作为全球最大橡胶手套生产商,顶级手套在中路镇起家,目前拥有的28间工厂中,17间便坐落在中路镇,合共聘用8000名员工,间接带动起地方经济成长。
诚如吴耀宗所言,一个地区的发展只要有工厂,人口就会随著增加,地方经济便也跟著活络。“中路镇就是一个例子,从以前完全没有工厂,今天却成为工业重镇,所以能够转化成蓬勃发展的一个城镇。”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