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华团组织多如恒河沙数,然而年轻人却对加入社团组织兴致缺缺,尤其是宗乡团体的青年团,更面对难招人入会的情况,导致许多社团面对青黄不接的局面。

本期《东方热话》邀请隆雪华堂青年团署理团长霍韦?及雪隆广西会馆青年团团长杨咏麟,一起探讨社团该如何转型,才能吸引青年加入。

我国华团组织多元化,除了有血缘和地缘性的宗乡会馆,也有联谊性或业缘性组织。而这些社团组织,尤其是宗乡团体,早期是扮演著照顾同乡的角色,但这个功能已随著时代变迁而渐渐失去。

隆雪华青署理团长霍韦?指出,年轻一辈确实鲜少参与社团组织,而且,部分参与的青年,都是因父母是会员,而且从小就跟著父母参与社团活动,长大后便自然而然跟随父母入会。

“很多社团无法吸引年轻人参与,主要原因是活动和性质没有做到与时并进。如社团举办活动方式,往往都是使用旧方法呈现,例如与文化或节庆有关的活动,都是以晚宴方式进行。”

“这样的方法是很难吸引年轻人参与,而我在加入隆雪华堂青年团后,发现隆雪华堂所举办的活动,或所朝的方向确实与一般社团有别,即我们是较注重民主、人权和时事课题。”

他指出,其实,许多大专院校的学生,在求学期间都会参与各协会、学会所举办的活动,但他们出来社会后,却鲜少参与社团组织,主要原因是社团组织并没有能够吸引他们的活动和发挥空间。

“其实,一些宗教团体,如基督教会,他们办活动的方式亦已改变,过去宗教给人的印象是文静、传统,而现在的教会则有乐队,以及出外进行社区服务,这也是教会能继续吸引年轻人参与的原因。”

领福利时才出现

雪隆广西会馆青年团团长杨咏麟则说,社团尤其是宗乡性质的团体,确实是更难吸引年轻人参与,因为其当初成立的宗旨和性质,已与现在有别。

“当初,我国宗乡团体的成立,就是要帮助同乡,就犹如广西会馆成立,是从义山开始,即是要帮助同乡在逝世后,也有一个地方安葬。而之后英殖民时期,因要控制共产党,所以才会要求义山组织注册,并成为现在的会馆。”

他说,但因时代变迁,年轻人已不重视宗乡团体的原功能,甚至不清楚这些会馆有举办些活动。

“有会员入会后并不活跃亦不参与活动,只有在领取福利时才会出现,如在会馆发放学生奖励金或帛金时,他们才会出现。”

参与并筹办 增加归属感

霍韦?表示,社团组织要吸引年轻人,就要从活动开始,所举办的活动要能吸引年轻人参与,就犹如隆雪华团和其他青年团所举办的义山行,每每都能吸引许多人参与。

“当然,年轻人参与活动是好事,但我们就必须把这份参与升华至另外一个层次,即让参与者最终能成为活动的筹委会委员之一。”

杨咏麟说,以广西会馆为例,现在青年团都倾向举办文化、康乐和体育类别的活动,如一些“一日课程”或训练班。“但宗乡团体还是会有一定的局限,包括在办活动时,可能会缺乏其他籍贯的青年参与,如广西会馆举办的活动,其他籍贯青年会对活动缺乏归属感。”

无论如何,霍韦?说,确实可以看到有许多社团的青年团,已开始转型,并以不同的活动来吸引青年加入,如雪隆广东会馆青年团有舞蹈团,而雪隆福建会馆青年团亦有口才训练班。

“因此,每个青年团都应有自己的主题和方向,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青年加入。”

询及青年团在母会所扮演的角色时,杨咏麟说,青年团就是要被裁培接班的一群,在母会办活动时,也是重要的劳力资源。

“当然,因越来越少青年参与社团,因此母会的领导,还是会给予青年团许多发挥的机会,甚至在母会的理事会中,成员的年龄亦趋向年轻。”

霍韦?说,或许在上世纪80、90年代,还会出现母会领袖不愿放手让机会给青年团发挥的情况。

“但现在,许多社团的会馆或主席职,都限定只能连任2届,所以,青年团能发挥的空间和机会亦大大增加。”

组织“很散”致青黄不接

杨咏麟表示,社团组织会出现青黄不接,其中一个原因是“很散”,如一个籍贯的宗乡团体,除在全国有总会外,在各州属,甚至是个地区都设有地方上的分会,无法做到资源整合。

“当然,在郊外或小地方的社团,更是难以吸引到青年加入,所以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

霍韦?称,郊外地区的社团无法吸引年轻人,主要是这些地区缺乏就业机会,而年轻人都往城市发展,社区里就少了年轻人的踪迹。

“所以,甚至一些郊外地区的社团有一种迹象,就是尽管青年团是限定团员年龄最高为45岁,但一些团长的年龄,却可能已超出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