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的华文小学,因学生人数不断下降及招生困难,选择迁到郊区。而把学校迁到郊区,是否就是市中心华小“求存”的最佳方案?
本期《东方热话》邀请两名隆市华小董事,一同探讨市中心华小该迁校、留守,还是有其他替代方案,可让学校继续在市内“生存”下去。
从90年代起,因发展、木屋区被拆和交通等因素,令隆市中心的人口外移到郊区,这也令到许多市中心的华小学生人数剧降,面对招收新生一年比一年难的窘境,有些华小尽管学校卯足全力做宣传,但学生人数还是少于200人。
在如此情况下,许多华小选择迁校。迁校后,学生确实能达到理想人数,教学环境也更变得为理想。再者,迁校地点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除能令学生人数增加,当地居民也可把孩子送到靠近住家的学校,营造出双赢局面。
于今年新学年,顺利从半山芭迁至蕉赖大同花园的燕美华小,就是最佳例子;在半山芭,除燕美华小外,还有公民小学、精武华小和辟智华小,目前仅有燕美已迁校。
迁校花费庞大
燕美华小署理董事长拿督刘磐石指出,过去半山芭4所华小的学生人数颇高,每所学生人数都超过1000人,但却因半山芭人口外流,加上交通不便,所以4所学校的学生人数亦逐年下滑。
“而燕美华小就有约8年的时间,全校学生人数是不超过200人,尽管学校曾推出安亲班,让家长把孩子留在校至傍晚5时,但还是不受落。家长解释是因傍晚5时,半山芭一带的交通已非常阻塞,所以不方便接孩子。”
“筹备约4年后,学校正式展开迁校工作;其实迁校并不容易,仅是迁校费用就达6000万令吉,所幸半山芭校地有价,才足以应付。”
他说,当然,在迁校后学生也达到令人满意的人数。在迁校前,学生人数只有逾170人,而现在全校人数超过200人,明年新学年则会开5班,估计会再增加逾300名学生,若以目前情况推算,4年后学生人数便可达逾1000人。
控制学生人数
“虽说学生人数增加是好事,但我们还是会控制学生人数。理想人数是全校不超过1500名学生,否则学生人数太多教师难控制,也会影响教学素质。”
而吉隆坡三育华小则选择不一样的“路线”,也因此这所学校得以在隆市中心继续办下去,即开办特殊教育班;而对于三育华小的做法,刘磐石也表示赞赏。
吉隆坡三育华小董事池美花指出,三育华小虽学生人数虽同样剧降,但现在并无迁校计划,反之正积极推动特殊教育班。
“过去,三育华小的学生人数可达1000人,也曾一度不超过200人,而在2001年开办特殊班后,学生人数稍有增加,都能维持200人以上。现在,普通班的学生约有170人,而特殊班则有50人。”
2新校“抢”半山芭华小学生
刘磐石说,半山芭4所华小在康乐华小二校和安邦华小二校开课后,再面对学生来源减少的挑战,因来自蕉赖和班登的学生,纷纷选择到这2所学生上课。
“虽半山芭4所华小都在竞争,抢学生来源,但彼此还是有互相联络和帮忙。而现在燕美华小迁校,其他3所华小就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同时,迁到大同后,也能舒缓康乐华小一校以及南强华小学生爆满的情况。”
他也说,迁校应视需要而定,因如三育华小开办特殊班,也是市中心华小可继续办下去的一条出路。
池美花则说,其实,送孩子到哪所学校求学是家长心态,三育也有来自甲洞的学生,而家长选择把孩子从甲洞送到三育求学,是因为喜欢学校的教学环境,包括因学生人数较少,教师更能关注教学。
三育华小开特殊班增生源
池美花说,三育华小学生人数减少的原因,除人口外移外,交通不便也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过去就只有陆佑路可以前往三育华小,现在还可选择使用新街场大道前往学校。”
“再者,虽然学校附近的木屋区已拆除,但政府重建人民组屋,所以学校还是可招收到学生,而且,当中就有约40%的学生是友族,他们主要来自人民组屋。”
她说,学校积极推动特殊教育班,包括在去年6月,特殊教育大楼也落成开幕,而整个大楼设备足以开18班特殊教育班。
“但碍于师资不足,目前,我们仅能开5班特殊教育班,而每班有6名学生。”
她也说,开办特殊教育班是一条出路,但也认同基于目前状况,位于市中心的华小进行迁校,还是会带来好处。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