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向人借钱或借钱给人,许多人在生活上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有人说,借钱给人要看对象,也有人认为见仁见智,一些人不介意借钱给人应急,但最怕是遇上患了“借钱失忆症”的欠债人,对方借钱时信誓旦旦:“我下个月一定还你!”,结果,下个“月”变成了下一“年”,甚至“十年”后。
针对此课题,本期《东方热话》找来了社会工作者潘泉欣与年轻商人黄涵健,从男女角度出发,抒发彼此的看法与意见。
潘泉欣没有向人借钱的习惯,倒是在生活上,有过借钱予有需要的朋友的经验。她认为,朋友开口借钱,显然是生活上面对问题,才会放下姿态及面子找人求助,因此基于同理心,她基本上都不会拒绝对方。
但她本身对借钱所秉持的原则是,只要是能力范围可负担才借,否则将直接婉拒对方。
她不讳言,从过去到现在,曾借给不少朋友,虽然数额少于4位数,有人过后也确实还了,但没还的个案却很多,但这都是其预料中事,但她选择不催债也不放在心里。
她说,尽管过后会在一些场合巧遇欠债人,对方也从没对还钱一事做任何解释,所以她选择继续不当一回事,因为她认为若对方有心要还,必会自动自发,不需要刻意讨回来或因此选择绝交。
“我倒是觉得欠债人虽然表面上不当一回事,其实当下那一刻是有点不好意思的,只是当下大家都没说,就不了了之。”
黄涵健对借钱给人的原则,建立在讲人情和义气,尤其是对两肋插刀的兄弟,所以打从念书时期到后来踏入社会工作,已有无数次借钱给人的经验,数额从几十令吉到几千令吉都有。
做人要饮水思源
与潘泉欣面对的情况一样,除了有人欠钱不还还赖账以外,令他痛心的,竟然遭欠债人转过身,在背后捅他一刀。
他认为这就是社会人生百态的一面,无论如何,他并没有因此而为自己筑起一道墙,反而在适当的时候,仍会对有需要者伸出援手。
他说,向人借钱如果用在适当的地方,例如解决生意上的周转不灵到没问题,只是最不耻的是有人滥用他人对自已的同情心,以及忘了做人要饮水思源的道理。
所以,他吁请年轻人,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滥用向人借钱的平台,以致流失真正的机会。
欠债勿逃避 交代清楚最重要
平时经常从善的黄涵健认为,向人借钱其实并非么坏事,前提在于一定要拿出诚意遵守承诺,准时还钱予人。
32岁的他指本身很年轻时就创业,过程中也曾面对资金周转不灵的艰难时刻,一度他拿出勇气求助一名挺有势力的前辈,后者听过他整盘发展计划表示认同,还替他找来了银行家,及开口愿当他的担保人,但就是没说明要借钱给他。
“虽然后来我靠自己想办法度过了难关,但我至今仍在苦思,前辈当年肯透过这样的管道扶持我,而没直接说明借钱,也许是曾经受骗,才不轻易相信人。”
这起事件后,他学到从正面的角度诠释向人借钱或借钱予人的定义,尤其奉劝欠债人,勿逃避现实,或从人间蒸发,最好的是站出来,坦然向借贷人解释及交待,相信如果有下一次,再借也不难。
潘泉欣也赞同此道理,并认为父母应从家庭教育做起,灌输孩子没必要向人借钱或借钱予人的道理,日后也减少面对如此的社会问题。
坚持不借书 心头好难寻
潘泉欣愿意借钱给人,但却坚持不借书给人。
她说,本身是爱书人,尤其是中文书,犹记中六哪年,好友向她借了一套中国历史书,可是毕业后,朋友也失联了,该套好书当然就如三国演义的刘备借荆州一样,一去不回!
她认为,钱没了,可以赚回来,可是再有钱,也找不到好书,所以经过那一次不愉快的经验,迄今想起仍耿耿于怀,所以从此以后,哪怕是再好再重要的人,都一律不借书,这是她很坚持的地方。
除了借钱予人,黄涵健也曾有借车给人的不愉快经验。他曾经借了一部打理得干干净净的汽车给朋友,车子回来后,车内车外弄得脏兮兮不打紧,最气人的是,原本添满的油缸,汽油用罄了也不添,当下感觉被人占了便宜。
尽管如此,此事并没有阻止他过后再继续借车予人,不过要是再借,也得看看对象了。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