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的中四课程,将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文学与人文”两大配套,取代原有的理科和文科。

配合中学标准课程(KSSM)的实施,教育部将从2020年起,让中学四年级不再有文理科之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倾向选修科目,而此举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马来西亚中学华文教师联谊会主席曾俊萍老师表示,明年起的中四课程,将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和“文学与人文”(Sastera dan Kemanusiaan)两大配套,取代原有的理科和文科。

她指出,即便是说学生可以根据兴趣与倾向选修科目,但所有课程还是被分成了两大配套。

“中四生必须报读3组科目,即主要(teras)科目、必修(wajib)科目和选修(elektif)科目。”

“在新的中学标准课程(KSSM)下,中四生需要拿5至6科的主要科目,包括马来文、英文、数学、历史、科学以及伊斯兰教育或道德教育;而必修科目则是体育和健康教育,这两科并不是大马教育文凭(SPM)的考试科目。”

“选修科目则四大类,即语文、 STEM (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伊斯兰教育研究、以及人文与文学专业。”

她表示,根据四大选修科的版块,预计将衍生出以下的配套:

配套一(纯理科的配套):修5科的主要科目(除了科学),再加上4科选修科(物理、生物、化学、高级数学),剩馀科目可以选修“华语”、“华文文学”、“美术”等科目;

配套二:学生选择5科的基础科(除了科学)、加上3科选修科,而其他的科目可从“技职教育”科目中选择;

校方会给建议

配套三:学生一样选择5科的基础科(除了科学)、加上3科选修科,其他科目则在“应用科学和工艺”小组的科目中选择;

配套四(人文与科学配套):6科主要科目,再从“伊斯兰教育”、“语文”、“人文与文学专业”和1个来自STEM组别的科目;“技职教育”小组里的科目除外。

“概括来说,学生首选就是要从选择主要的配套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和“文学与人文”(Sastera dan Kemanusiaan)中选择一套,但里面有些科目是可以取舍及对调的。”

她指出,在选科方面,教师将选科也将依据中三评估(PT3)的成绩以及校本评估,给出建议。

“在以前,校方将依据学生的成绩把学生分配成理科、文科或者文商科;而如果学生对分配的结果不满意,就能上诉以要求换班级。”

“在明年,校方则是扮演者辅导者的角色,由相关科目老师解说科目,再由学生去自行决定选修科目。”

她指出,虽然学生能根据兴趣与倾向来选择选秀科,但校方也会依据学生的能力,来给出建议。

“举例说,一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好,但去选修了STEM配套中的高级数学,校方可能会担心说学生没有办法应付。”

她指出,校方及家长都可通过长期观察,来了解学生的兴趣,以协助他们选修科目。

“校方也可通过一些网络上的职业测试或兴趣测试等,来进一步了解学生们的倾向。”

曾俊萍(右2)表示,KSSM选修科目配套有助于有效于淡化“理科较优、文科较弱”的传统看法。左起为丘淑霖、罗颖悦及谢劲程。(摄影:伍信隆)
曾俊萍(右2)表示,KSSM选修科目配套有助于有效于淡化“理科较优、文科较弱”的传统看法。左起为丘淑霖、罗颖悦及谢劲程。(摄影:伍信隆)

能报考12科 家长可要求开班

马来西亚中学华文教师联谊会主席曾俊萍老师澄清,在KSSM下,学生一共能够选修10+2(即12)科,并不是之前所说的10科。

“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发出了通令,指只能最多选修10科,引起了各界认识的反弹及关注。”

“后来,教育部就发出了常见问题解答(FAQ),解说到在教育部可让学生选修多2科,就到最后就是10+2科。”

她指出,由于通令还没进行修改,而教育部则是通过了常见问题解答来做出一个灵活性的处理,因此目前学生能报考的科目是10+2,简单来说就是12科。

她表示,学校被赋予自主权,以依据学校的设备和师资情况,为中四中五的学生提供选修科目;但前提是学生提出申请,及学校须有相关选修科目的师资。

“根据教育部的说明,校方不一定要有15名学生才可以开班,只要学生要求及学校有相关科目的师资,家长便可以提出要求开班,而校方就要想办法满足。”

她指出,在学生自行选择科目的政策下,对校方来说是一大挑战,包括在课室数量、设备等等。

她举例,如果一名学生是没有选修生物科目的,校方能安排该名学生在生物课时前往图书馆自习,或者是让该名学生留在班上做功课等。

“KSSM给予校方自主权,校方可依据以上的建议,又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时段,学生分别去上各自的选修科目,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惟她表示,对与资源比较少的学校也没有太大差别,也许学生想选修某个科目,但也在没有师资、足够的课室及设备的情况下,校方也是没办法开班的。

另外,她认为,目前的这样的教育改革确实有效于淡化“理科较优、文科较弱”的传统看法,只是文理之分还是存在的。

“这三个STEM的配套还是偏向理科的,人文与文学则还是比较偏向文科的。虽有助于淡化文理之分,但没有办法做到完全消除的。”

华文“升级”选修科 应鼓励学生报考

在KSSM制度下,华文科从现有的附加科目(Bahasa Tambahan)变成了选修科目(Elektif),这会对华文科报考率造成什么影响呢?

马来西亚中学华文教师联谊会主席曾俊萍老师表示,在“包装”上,华文科的地位似乎有点上升了,但实际上两者的相差并不大。

“只要教育部不局限学生只能选修10科,我相信在华文科报考率的影响并不大。”

她指出,根据教育部的公文,“中国文学”从2020年开始改为“华文文学”,除了现有的读本以外,也会开办课程及培训师资,并可被纳入课程时间表。

“明年开始会有课程,校方就可以开设华文文学课,现在我们是由华文老师来兼教,过后教育部将依据需求来培训华文文学的师资。”

她呼吁,希望华文老师能抓准这个时机,鼓励学生选修及报考华文文学,进而要求校方开班。

“华文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大概是20篇文选,包括了现代文、新诗、古文、古韵文;一本小说;及一部戏剧,要考起来也不会太难。”

另外,她建议教育部把国中华文课时从现有的64个小时提高至96个小时,因为全年64小时的课时对于一个高中语文科目来说是非常不足的。

她也希望校方能帮助传递正确的消息,向学生及家长们说明学生是可以选修10+2科目的,以鼓励学生们报考华文。

“我们了解到放学后上课会带来很多的不足,比方说身心疲惫、在没有固定课室下老师带著学生成为“游牧民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报考华文的决心。”

“我们希望校方在师资充裕的情况下,把华文科纳入正课,不要让华文科成为“二等公民”,受尽歧视。”

她再次勉励学生,希望学生不要轻言放弃华文科,让华文科继续为华裔族群所保留。

“华文教育在这块土地上扎根了200年,母语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能轻言放弃的。要种一棵树很难,但要摧毁只是一瞬间的事。”

 

开讲嘉宾:马来西亚中学华文教师联谊会主席曾俊萍老师

电台主持人:丘淑霖、谢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