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舞集开办舞蹈教室,十几年来引领生活律动的风潮,不教拉筋、不教下腰、不教舞蹈技巧的“三不”政策,释放视、听、触、嗅、味、动六大感官知觉,让孩子身心健全成长。

适逢创团40年,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甫于2013年7月获颁“美国舞蹈节终身成就奖”。这份荣誉是对现代舞编舞家最高成就的肯定,先前获奖的玛莎葛兰姆、模斯康宁汉、保罗泰勒等编舞大师,如今已是现代舞的同义词。

去年,在满40周年的创团纪念表演《稻禾》中,林怀民用泥土、阳光、风、花粉、谷实、水、火等元素及意象,说明新作的创作方向。作为一个在嘉南平原长大的孩子,林怀民对稻田再熟悉不过。与家乡零碎的水田截然不同,他被台东池上稻浪翻飞的壮丽景象,以及有机稻农对土地的情感深深打动,而有了《稻禾》的发想。

林怀民表示,云门舞者去年来到池上田里割稻,把从劳动中具体感受的真实身体,带回舞蹈里。舞者回来后,肢体的表现确实变得不一样。身体是云门舞者表现生活及生命经验的载体,也是云门教室坚持的教学宗旨。如今,云门教室台湾已有19间分校,学员人数达1万2000人。

41岁的云门舞集正值壮年,16岁的云门教室正值青春,66岁的林怀民依然保有年轻时的梦,愿台湾土地上的人民都能在生活中自在地律动,自信地跳出属于自己的舞步。

动够了,自然安静

云门生活律动课程开始新的学期,每一堂课都从静坐开始,拥抱结束。上课前,比较静不下来的孩子,老师让他们多动;动够了,就会安静。

亲子律动课上,在与3岁的儿子玩完脚掌互推的游戏之后,一位年轻爸爸说,孩子个性好强,凡事都想赢,课堂上,透过亲子身体较劲,可让孩子慢慢学习接受失败,以及如何处理挫折的情绪。另一间教室里,几位小学五、六年级的小朋友,几个月前才刚上完世界舞蹈的课程,体验过西方人外放的舞动体态,现在,他们回头学习东方肢体“收”的身段及内敛的使力方式。

从云门舞集创团第一天起,成立舞蹈教室的构想,就在林怀民的脑海逐步成形。在1994年的舞作《流浪者之歌》里,他体会到东方身体美学与心灵活动密切相连。于是,成立舞蹈教室的声音也在他心里加快节奏。终于在1995年敲下定音鼓,确定开课的第一步,就是成立教案研发小组,并于1998年正式成立云门教室。

教案委员由幼儿教育、心理、美术、舞蹈、身心灵成长等领域三十多位专家组成。每一个草案版本都经过无数次的辩论、修正,以及幼稚园试教,现场教学的经验再回馈到教案的修正,周而复始,一磨就是3年。

云门舞蹈教室执行长温慧玟用“动身体”统称生活律动的课程。她强调,所有课程都是“有机”的,3年一小修、5年一大修,这些年下来才有目前的课程面貌。云门教室以学员的年纪当作课程分级的依据。3岁以上、未满4岁的幼儿,必须由家长之一陪同进行亲子互动;18岁以上、59岁以下是成人的律动,60岁以上则是熟年的律动。

探索自己的舞步

“每个人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一段尾巴必须消失,才能成长。”林怀民的这段话,以蝌蚪变青蛙作比喻,醒目地写在云门教室入口的看板上。每一次的蜕变,都要更加自信、勇敢,迎向下一个阶段的挑战。

动,是生命的展现,凡是能动,皆能舞蹈,年龄不是限制。然而,云门成立舞蹈教室,并不是为了教跳舞,而是要还原舞蹈的本质,将得自生活的感触,牵引自然的律动,并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林怀民说,身体,是生命中最大的财富,但往往必须等到病痛来临,人们才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当人们把身体当作感知的整体,借由肢体的活动,去探索、感触生活。

云门把这一身的功夫,透过舞蹈教室传授出来,特别是针对身心发展还没有被成长的框架所限制的孩子。为此林怀民为律动课程订下“三不”原则:不教拉筋、不教下腰、不教舞蹈技术。

有家长质疑:“孩子可以学到什么?”林怀民给了一个答案:“为他们创造情境,引导他们展现属于自己的动作。”也就是说,如果律动是一份作业,在云门教室里,它没有标准答案;对情境的体会不同,展现的律动形式也会不同。在这里,差异是被鼓励的。

经验激发想像

“老鹰除了这样飞, 还可以怎么飞?”“除了双手打开,还有其他的开花方式吗?”“两人合作,如何用身体搭桥?”课堂上,常可听到老师给予想像的刺激,并肯定孩子借由肢体动作,自信地把多元的想法表达出来。

这些从生活经验出发的肢体操作,或许称不上是舞蹈,却是开始跳舞之前,身、心不可或缺的准备工作。正如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指出,艺术家透过不同感官经验的刺激,不断与生活环境激荡,累积旧经验,同时产生新的经验。

协助云门教室教案规划的台北艺术大学副校长强中煖也说,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环,在学习过程里,须用到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身体动觉,结合这些感官经验,才能启动舞蹈能力。换言之,生活律动就是舞蹈艺术的基础。

为什么需要情境的导引?张中煖解释说,孩子的世界,常受限于“四四方方的框架”里,这框架,从前是电视、电脑,现在还要加上游戏机、手机、平板电脑,孩子身体已受外界太多的干扰与压制。

林怀民更担心制式的教育规范“框住了孩子,也消灭他原有的本能。”张中煖就曾出席一场中学资优生数学竞赛的颁奖典礼,因看到很多受奖学生的身体是歪的、驼的而惊吓不已。“可见对身体的思考,并没有与头脑的思考同时并进,”她说。

做孩子的第一个舞伴

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游戏就是学习。身体透过每堂课的长期积累与堆叠,为将来的认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身体的学习,更是探索世界的开始,而父母的参与,则是孩子在这个学习关键期不可或缺的要素。

这里的亲子课程每堂都有教学主轴和固定的课程节奏,主要分为3个阶段进行,分别是暖身、身体互动与亲亲宝贝时间。

在课程的第一个阶段,老师会透过简单的歌谣、口诀或辅助教具做为暖身,帮助孩子认识活动;第二个阶段,则著重在亲子之间的身体互动,不但有孩子自己的练习,也有亲子双人的互相操作与协调合作;第三个阶段以各种有趣的方式,让亲子做最直接紧密的身体接触,除了增进亲子间的亲密感,还可以提升孩子的触觉感官,缓和孩子上课的亢奋情绪。

许多家长都认为,亲子课使得父母和孩子的感情更加亲密,身体互动也更加自在。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幼年阶段,爸爸妈妈成为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舞伴,共同体验律动身体的喜悦。孩子开启身体学习的课程,大人也同样展开身体的冒险,和孩子一起经验,律动自己的肢体,共同创造一生无可取代的美好记忆。

教案召集人中煖老师说,云门教室的亲子课程,和坊间亲子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父母亲不只是“陪伴”,而是参与者、观察者,更是未来的教育者。

这个年纪的孩子,会从模仿爸妈的动作开始,尝试身体的各种可能性,所以,爸爸妈妈的参与,对于孩子有著无比的重要性,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口。

生活律动

去年,台湾云门舞蹈教室成立15周年。在这么一个特别的舞蹈教室内,没有一般的教学方式,只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律动。不用舞蹈技巧的舞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舞蹈?

云门舞集开办舞蹈教室,十几年来引领生活律动的风潮,不教拉筋、不教下腰、不教舞蹈技巧的“三不”政策,释放视、听、触、嗅、味、动六大感官知觉,让孩子身心健全成长。

适逢创团40年,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甫于2013年7月获颁“美国舞蹈节终身成就奖”。这份荣誉是对现代舞编舞家最高成就的肯定,先前获奖的玛莎葛兰姆、模斯康宁汉、保罗泰勒等编舞大师,如今已是现代舞的同义词。

去年,在满40周年的创团纪念表演《稻禾》中,林怀民用泥土、阳光、风、花粉、谷实、水、火等元素及意象,说明新作的创作方向。作为一个在嘉南平原长大的孩子,林怀民对稻田再熟悉不过。与家乡零碎的水田截然不同,他被台东池上稻浪翻飞的壮丽景象,以及有机稻农对土地的情感深深打动,而有了《稻禾》的发想。

林怀民表示,云门舞者去年来到池上田里割稻,把从劳动中具体感受的真实身体,带回舞蹈里。舞者回来后,肢体的表现确实变得不一样。身体是云门舞者表现生活及生命经验的载体,也是云门教室坚持的教学宗旨。如今,云门教室台湾已有19间分校,学员人数达1万2000人。

41岁的云门舞集正值壮年,16岁的云门教室正值青春,66岁的林怀民依然保有年轻时的梦,愿台湾土地上的人民都能在生活中自在地律动,自信地跳出属于自己的舞步。

动够了,自然安静

云门生活律动课程开始新的学期,每一堂课都从静坐开始,拥抱结束。上课前,比较静不下来的孩子,老师让他们多动;动够了,就会安静。

亲子律动课上,在与3岁的儿子玩完脚掌互推的游戏之后,一位年轻爸爸说,孩子个性好强,凡事都想赢,课堂上,透过亲子身体较劲,可让孩子慢慢学习接受失败,以及如何处理挫折的情绪。另一间教室里,几位小学五、六年级的小朋友,几个月前才刚上完世界舞蹈的课程,体验过西方人外放的舞动体态,现在,他们回头学习东方肢体“收”的身段及内敛的使力方式。

从云门舞集创团第一天起,成立舞蹈教室的构想,就在林怀民的脑海逐步成形。在1994年的舞作《流浪者之歌》里,他体会到东方身体美学与心灵活动密切相连。于是,成立舞蹈教室的声音也在他心里加快节奏。终于在1995年敲下定音鼓,确定开课的第一步,就是成立教案研发小组,并于1998年正式成立云门教室。

教案委员由幼儿教育、心理、美术、舞蹈、身心灵成长等领域三十多位专家组成。每一个草案版本都经过无数次的辩论、修正,以及幼稚园试教,现场教学的经验再回馈到教案的修正,周而复始,一磨就是3年。

云门舞蹈教室执行长温慧玟用“动身体”统称生活律动的课程。她强调,所有课程都是“有机”的,3年一小修、5年一大修,这些年下来才有目前的课程面貌。云门教室以学员的年纪当作课程分级的依据。3岁以上、未满4岁的幼儿,必须由家长之一陪同进行亲子互动;18岁以上、59岁以下是成人的律动,60岁以上则是熟年的律动。

探索自己的舞步

“每个人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一段尾巴必须消失,才能成长。”林怀民的这段话,以蝌蚪变青蛙作比喻,醒目地写在云门教室入口的看板上。每一次的蜕变,都要更加自信、勇敢,迎向下一个阶段的挑战。

动,是生命的展现,凡是能动,皆能舞蹈,年龄不是限制。然而,云门成立舞蹈教室,并不是为了教跳舞,而是要还原舞蹈的本质,将得自生活的感触,牵引自然的律动,并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林怀民说,身体,是生命中最大的财富,但往往必须等到病痛来临,人们才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当人们把身体当作感知的整体,借由肢体的活动,去探索、感触生活。

云门把这一身的功夫,透过舞蹈教室传授出来,特别是针对身心发展还没有被成长的框架所限制的孩子。为此林怀民为律动课程订下“三不”原则:不教拉筋、不教下腰、不教舞蹈技术。

有家长质疑:“孩子可以学到什么?”林怀民给了一个答案:“为他们创造情境,引导他们展现属于自己的动作。”也就是说,如果律动是一份作业,在云门教室里,它没有标准答案;对情境的体会不同,展现的律动形式也会不同。在这里,差异是被鼓励的。

经验激发想像

“老鹰除了这样飞, 还可以怎么飞?”“除了双手打开,还有其他的开花方式吗?”“两人合作,如何用身体搭桥?”课堂上,常可听到老师给予想像的刺激,并肯定孩子借由肢体动作,自信地把多元的想法表达出来。

这些从生活经验出发的肢体操作,或许称不上是舞蹈,却是开始跳舞之前,身、心不可或缺的准备工作。正如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指出,艺术家透过不同感官经验的刺激,不断与生活环境激荡,累积旧经验,同时产生新的经验。

协助云门教室教案规划的台北艺术大学副校长强中煖也说,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环,在学习过程里,须用到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身体动觉,结合这些感官经验,才能启动舞蹈能力。换言之,生活律动就是舞蹈艺术的基础。

为什么需要情境的导引?张中煖解释说,孩子的世界,常受限于“四四方方的框架”里,这框架,从前是电视、电脑,现在还要加上游戏机、手机、平板电脑,孩子身体已受外界太多的干扰与压制。

林怀民更担心制式的教育规范“框住了孩子,也消灭他原有的本能。”张中煖就曾出席一场中学资优生数学竞赛的颁奖典礼,因看到很多受奖学生的身体是歪的、驼的而惊吓不已。“可见对身体的思考,并没有与头脑的思考同时并进,”她说。

做孩子的第一个舞伴

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游戏就是学习。身体透过每堂课的长期积累与堆叠,为将来的认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身体的学习,更是探索世界的开始,而父母的参与,则是孩子在这个学习关键期不可或缺的要素。

这里的亲子课程每堂都有教学主轴和固定的课程节奏,主要分为3个阶段进行,分别是暖身、身体互动与亲亲宝贝时间。

在课程的第一个阶段,老师会透过简单的歌谣、口诀或辅助教具做为暖身,帮助孩子认识活动;第二个阶段,则著重在亲子之间的身体互动,不但有孩子自己的练习,也有亲子双人的互相操作与协调合作;第三个阶段以各种有趣的方式,让亲子做最直接紧密的身体接触,除了增进亲子间的亲密感,还可以提升孩子的触觉感官,缓和孩子上课的亢奋情绪。

许多家长都认为,亲子课使得父母和孩子的感情更加亲密,身体互动也更加自在。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幼年阶段,爸爸妈妈成为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舞伴,共同体验律动身体的喜悦。孩子开启身体学习的课程,大人也同样展开身体的冒险,和孩子一起经验,律动自己的肢体,共同创造一生无可取代的美好记忆。

教案召集人中煖老师说,云门教室的亲子课程,和坊间亲子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父母亲不只是“陪伴”,而是参与者、观察者,更是未来的教育者。

这个年纪的孩子,会从模仿爸妈的动作开始,尝试身体的各种可能性,所以,爸爸妈妈的参与,对于孩子有著无比的重要性,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