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其实不分国界,也不分场合,只要志同道合,即便在老旧的建筑里也可以绽放光芒。
穿过喧闹的市场,老旧建筑的巷弄中,屹立著遗世独立的桃源。这里是以新旧夹杂、多元混搭的方式创造出来,自由、自主的另类艺术空间。
台湾台中国立美术馆正对面,有一处遗世独立、空间格局宛如堡垒的老旧社区“忠信市场”,在2.5层楼高的遮雨棚包覆下,不分晨昏,内部巷弄总笼罩在令时空倒流的淡蓝晕光中。由于市场功能几近荒废,住户外移,平日只见稚龄孩童在越南籍母亲看顾下跌撞嬉闹,或是佝偻老人默默在一角整理捡拾的旧货。
然而,一个目光转移,眼前突然出现接二连三散发著风雅的艺术小铺。它拥有醒目铸铁大门,净白外墙的是另类艺术沙龙“书房Z”,对门是小巧温馨、可席地而坐的女性主义二手书店“自己的房间”,斜对角则是去年底开张的影像工作室暨放映室。再踱几步到另一端,是古董店“忠信民艺”以及只在周末开放的摄影艺廊兼杂货铺“CAMEZA”。肇始者之一的中年铁雕艺术家蔡志贤(他的女装工作室率先在此落脚)说,当初谁也没有料到会发展成为聚落,也不愿奢言要推动“社区营造”,“好玩才是最重要的”;他们邀请人们抱著逛菜市场的心情到此一游,也欢迎各路生活美学家来此驰骋创意。
前卫艺术的摇篮
忠信市场这样的另类艺术空间,可称为“替代空间”。这个概念,是从英文alternative space翻译而来,有不受体制规范、非传统且非主流的意思,指的是艺术家经营或专为艺术家而设的小型非营利性艺术空间。替代空间运动起源于1950年代的美国。当时,纽约的艺术市场逐渐扩大并占据国际龙头地位,商业画廊与美术馆却仍以欧洲艺术和巴黎画派为尚,前卫艺术家为了挑战“审美霸权”,也为寻觅更有弹性的工作空间,纷纷进驻位于曼哈顿下城的荒废工业区──即日后举世知名的艺术观光胜地“苏荷区”。及至1970年代,替代空间在美、加及西欧城市蓬勃蔓延,包括装置艺术、录像艺术及表演艺术等,都是在替代空间中成长茁壮的。
不计成本 让台湾艺术与世界接轨
在台湾,替代空间的火苗可追溯至1989年政治解严前后。由于经济起飞加上股市热钱流通,掀起了一股投资艺术品的热潮。彼时市场独钟传统水墨画与本土写实派油画;留学海外、擅长多媒材表现的艺术家们陆续回国,但由于作品题材及表现手法过于新颖,得不到美术馆及画廊界的青睐,被迫寻觅或自创另类展览空间。
台南艺术大学造形艺术所教授顾世勇回忆,当年的前卫艺术家们正值青壮年,有志一同且“不计成本”地要让台湾艺术界“跟世界接轨”,培育了不少当前艺术界的中坚分子,更刺激了美术馆及学院加快开放脚步。其中,屹立20年的“伊通公园”,从原本只是三五好友彼此切磋讨论的空间。
自1990年租下隔壁空间并正式开放为画廊后,前10年始终靠著刘庆堂商业摄影的盈馀维持,以一年24档档期的高转速运作,成为台湾内外艺文人士跨界交流、聚会的重要据点,甚至是新锐艺术家通往美术馆与国际展的一道重要跳板,对当代艺术的拓荒贡献备受肯定。
著眼耕耘公民意识
2000年,随著大众对前卫艺术的接受度渐增,以及首度政党轮替后,台湾政府文化部门对公私合伙的模式更加强调,越来越多的闲置空间如工厂、眷村、铁道仓库被释出、转化为展览空间。新一代艺术创作者比以往更容易寻求非制式的发表舞台。替代空间的属性也几经流变,它们或许仍有“抗衡”美术馆或商业画廊的企图,却更著眼于艺术社群与公民意识的耕耘。
座落于竹围捷运站外的竹园工作室,原为废弃鸡舍,由曾参与过华山艺文特区介入行动的艺术家萧丽虹与2位陶艺家共同设立。早期定位为推动国际艺术村之间的交流与研究,2006年起逐渐向下扎根、寻求与在地社群的合作关系,如:将艺术家引介至各级学校进行创作或举办工作坊,支援“反淡水环河快速道路”的社区运动等。
发挥路边摊精神
经营有趣味性又有反叛力的替代空间,从来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优游艺术领域多年、玩心不减的中年“有力人士”,出手更是精准、大器。
2008年10月起,自喻为“假左派”的台中107画廊负责人邱勤荣,号召了二十多位包含艺术家、导演、医师、律师、学者、企业家、业馀烹饪教师、部落客作家等的奇异组合,以每人每月捐款1000新台币(约110令吉)的方式,先后租下台中国美馆对面、忠信市场外缘的一间茶行,以及台中市三民路的第二市场的狭小店面。由绰号小雨的老友,即铁雕家蔡志贤,改造成24小时展出、不收门票、无人驻守的艺术展演橱窗,命名为“黑白切”。
曾展出“圆桌上的漫步:在普鲁斯特的马德蕾和Jennifer的下午茶之间”的黑白切成员之一,烹饪教师张淑玲说,台湾当前亟需经营的是“生活美学”,而“黑白切”就是要发挥“路边摊”精神,把艺术混进庶民生活里即兴对话。
随后,邱勤荣又与小雨联手,自掏腰包承租并打通忠信市场内的2栋4层楼透天厝改造为“书房Z”,不意却点燃群聚效应,引来几位素昧平生的年轻创意工作者进驻,演变成如今张力十足的市场艺术聚落。对住在市场内的孩童来说,午觉后来到这些有大姐姐、大哥哥(或小雨叔叔)驻守的五颜六色空间里串门子,已经是日常生活的固定娱乐。“他们对色彩、造型的敏感度很高,看完画转身就拿起纸笔涂鸦起来!”“书房Z”馆长江敏甄说道。
复合式替代空间
放眼新一波替代空间的风潮,还有一个值得标举的趋势是:年轻世代偏好将咖啡馆、餐厅、书店或工作室与非营利艺廊结合,进行所谓的“复合式经营”。虽然,“复合式替代空间”早有前例并与空间主人的艺术禀赋攸关(例如台北新生南路的紫藤庐茶艺馆、高雄盐埕区的豆皮文艺咖啡馆),然而,初生之犊所创发的艺术角落,更是基于对“自我风格”及“生活意义感”的追寻。
现年30出头、中兴大学农学院毕业的阿德(陈育德),在台中忠信市场打造“分享平台”CAMEZA之前,原就喜欢用传统底片相机“慢速”拍照。“摄影之于我的初衷,就是记录生活,也因此让自己更细心敏锐,懂得珍惜当下。”从事工程管理的他凭著一股“傻劲”,毅然承租下市场一角荒芜多年的3层小楼,花了6个月亲手整理,如今一楼作为古董收藏品的展示贩卖区,二楼作为“不收场租、不限主题、无固定档期”的摄影交流平台,并透过口耳相传邀约作品,三楼则开放为自由休息的角落。
不以“顾店”为苦、反而乐在“充电”的阿德,一天总能遇到二、三位会坐下来与他交心的客人,资深职业摄影师李阮修就是其一。经过两年沉淀,终于有勇气将替临终祖父拍摄的影像重新开封回顾的李阮修说,他跑过好多家复合式咖啡艺廊,都不适合放这批有些沉重与私密的作品,CAMEZA的素朴气质却让他有“就是这里了”的安然自在。
多元主义的基地
经常在中、南部新兴艺术空间汲取养分的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长龚卓军发现,台湾替代空间的特殊脉络是,当初的拓荒者催化了国家文化政策并争取到艺文经费补助,却不免会产生“依附国家资源”的惯性。
另一方面,标举独立精神的艺术家们又往往流于“互助会”的型态,同质性高、彼此取暖。相形之下,新一波替代空间已走出一种更为基进的民主形式,即跳脱“对抗国家”或“依附国家”的两难处境,“由具备新观念与实践能力的领袖人物号召,直接从多元社会获得资源与支持;在生产空间的同时,也生产新的社会关系,更加活力十足。”作为艺术发声的野地与多元主义的基地,替代空间的样貌本就该多姿多采,也永远会有后浪推前浪,只有向往自由的灵魂,依旧青春不老。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