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俗庙会中,热烈的鼓声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轰隆作响的鼓阵,震撼人心,也摄住了制鼓人的心。

“刚开始的时候很苦,连最简单的鼓皮处理我都不会。”响仁和钟鼓厂第二代传人王锡坤师傅笑著回忆当年的情景。

咚咚作响的声音,是我们熟悉的声音,无论是庙会鼓阵还是醒狮的鼓团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经过台北的某个角落,总是可以听见师傅调音的鼓声、看见制鼓人挥汗如雨制鼓膜、框鼓桶、绷鼓、踩鼓的身影。这样的场景,总是会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向内一探究竟。
咚咚作响的声音,是我们熟悉的声音,无论是庙会鼓阵还是醒狮的鼓团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经过台北的某个角落,总是可以听见师傅调音的鼓声、看见制鼓人挥汗如雨制鼓膜、框鼓桶、绷鼓、踩鼓的身影。这样的场景,总是会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向内一探究竟。

身为长子的他从来没想过会有继承家业的一天,直到父亲逝世后,才一肩扛起了响仁和的重担。他坦言,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抱著不想被外人看不起的心态,想到只要证明自己也有擦亮响仁和的招牌的能力,就可以放手去发展自己的事业,无需再顾虑他人的眼光。然而,在真正接手以后,从摸索到熟练,他才发现做鼓才是他的最爱。

“我们所用的鼓皮是水牛皮。为了呈现乳白色的成品,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把水牛皮上面的灰黑色外层给去掉”忆起当初面临困难与挑战的情景,他不禁笑了。

“以前看父亲在去外层的时候把牛皮放入开水里面稍微烫一下,表面的毛皮一下就去掉了。我开始做以后便跟著依样画葫芦,以为没什么难的,结果我把牛皮放到开水里面一烫,牛皮熟了。”

熟掉的牛皮整块缩水,也不可能再进行下一步了,于是王锡坤就开始想办法。第一个解决之道就是把开水温度降低,但较低温的水却让毛皮不易去除,在不断尝试新的水温之后,王锡坤才终于发现,原来过去父亲在处理水牛皮的时候,所用的最适当水温就是摄氏85度。他打趣说,就像煮咖啡要把温度维持在摄氏85度才能够煮出最香醇的咖啡,烫牛皮也一样。

至于手工鼓要做到什么样的地步才算完美?王锡坤认为,能够依照鼓的用途制造出最合适的鼓音,才是完美的手工鼓。阵鼓、醒狮团、庙鼓都需要不同的鼓音,要调制好合适的鼓音,就得靠双耳去聆听现场鼓音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每一种鼓都有自己的特色,除了懂得聆听以外,还要依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来做调整。“有些从国外来的订单,像美国有些州可能比较干燥,或基隆气候多雨潮湿,我就会把这些对鼓可能产生的影响考虑进去。”

鼓的松紧度会随著时间改变,进而影响到声音,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必须根据环境,把鼓音调高或调低一点,让鼓就算在时间跟气候的影响下,经过五年、十年的使用声音听起来还是一样力道十足。”

精神 淬炼出精髓经典

手工鼓的制作过程,第一步当然是木材的挑选。王锡坤说,早期在制作鼓所使用的多半是出产自台湾的楠木,后来台湾开始禁伐之后,便开始从国外进口一些红木类。

做鼓的木材必须要具有韧性,才能够削出鼓桶所需的弧度,能够承受绷鼓过程的压力;树龄则必须越大越好,质地也会更加稳定。接下来就是削鼓皮的部份,除了厚薄的程度必须精准掌握之外,晒鼓皮也相当费工,如果天气好也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要是遇到坏天气就得要花上二十几天才能够让鼓皮完全干燥。

木头的干燥则更费时,必须把木放进窑里烘上一个月,出窑后还得放一个月才可以使用,否则木头吸了湿气就会影响到后续的成果。制鼓前的准备工作大约就要耗费半年的时间,十分旷日费时,但王锡坤仍然坚持必须按部就班,不能稍有松懈或妥协。

绷鼓则是最后的步骤,必须不断的调整、测试鼓的音色,一直到王锡坤觉得满意为止,手工鼓才算大功告成,得以印上响仁和的名号呈现在世人面前。

常有人看中王锡坤的专业,邀请他帮忙鉴定鼓的好坏。他笑说,一个新鼓品质好与否,其实他是看不出来的,“我常说,过程是最重要的,过程决定了结果的好坏,我必须要看一个师傅在做鼓的过程中是否够认真,才能够判断这面鼓是否是一面好鼓。”

而响仁和的鼓正是因为对于每个环节都坚持完美,才能够让音色逾百年而不变。静静敲击著展示馆内出自父亲双手近八十年历史的大鼓,传出响彻整个空间的浑厚鼓声。他说,这就是制鼓师父认真付出的最佳证明。

态度 决定了鼓的生命

做了二十多年的手工鼓,对于制鼓的技巧王锡坤早就十分娴熟,而其中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得要锱铢必较。

“鼓的好坏取决于3个要件,第一个是鼓皮的厚薄、第二是鼓桶削切的弧度与木头的干燥程度、再者就是绷鼓时的松紧度,这些条件都会影响到鼓的音质,这三个条件万一有任何一个无法达到最完美的状态,鼓的表现自然也会无法有最佳的呈现。”

因 此,王锡坤常会向响仁和的客人聊到,如果有天他体力不行了,无法做出好的鼓,自己就一定会退下来。然而,客人群如优人神鼓等表演团体听到时的第一反应都 是:“王锡坤不做鼓,那我们剧团怎么办?”而这些信赖托付正是王锡坤对于手工鼓如此坚持的最大支持与寄托,因此他才会给予这样的承诺,并把这项技艺继续传 承出去。

除了坚持,他认为态度也是做鼓的关键。“制鼓其实只是一项工匠技艺,只要够认真、投入时间,任凭谁也学得会,但重点在于师傅的观念跟态度是否正确。”他表示,态度不好的话,纵使拥有好的技巧,也无法成功做出好鼓。

以王锡坤自己的原则来说,有时候虽然鼓的完整度已经很高了,看在外行人眼中绝对无法分辨出有任何的缺点,偷懒一点的师傅可能得过且过就让鼓出货了,但王锡坤认为这绝对是不好的习惯与态度。

毕竟,鼓不是当下卖出看似完美就罢了,而是必须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淬炼。

于是,在训练学徒时,王锡坤总会再三强调“态度”这件事,“不怕资质不够、不怕他们什么都不懂,怕的是他们不够坚持”,技术的传承不难,精神的传承才是手工鼓是否得以续存的关键点。

这里的鼓完全以传统手工制成,在做好后,还必须将鼓面多余的牛皮割除才算完成。绷紧鼓面的时候,必须敲敲鼓面,聆听鼓所发出来的声音,才来调整皮面的松紧,差一个音阶都不行。由此可知,手工制鼓不只是需要技巧,讲究的更是功夫,王锡坤再三强调,做鼓没有什么值得传颂的诀窍,就是用自己的双手跟耳朵去感受鼓的韵律。
这里的鼓完全以传统手工制成,在做好后,还必须将鼓面多余的牛皮割除才算完成。绷紧鼓面的时候,必须敲敲鼓面,聆听鼓所发出来的声音,才来调整皮面的松紧,差一个音阶都不行。由此可知,手工制鼓不只是需要技巧,讲究的更是功夫,王锡坤再三强调,做鼓没有什么值得传颂的诀窍,就是用自己的双手跟耳朵去感受鼓的韵律。

从不服输到薪火相传

追溯响仁和的起源,王锡坤回忆道,原本从事木工工作的父亲王阿涂在早期即有接触手工鼓鼓桶的制作,加上本身对传统戏曲中的锣鼓也非常感兴趣,因此决定进入手工鼓这个行业。随后,便一手创立了响仁和钟鼓厂。

虽然王锡坤从小在钟鼓厂的环境中耳濡目染的长大,但其实从未从父亲之处习得制鼓的技艺。“父亲认为做手工鼓是一项极其辛苦的工作,他不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还是只能靠劳力吃饭。”

因此,王阿涂从来不要求儿子跟他学习这项手艺。反而期许下一代能够认真念书,闯出不同的名堂。当父亲过世3年,王锡坤决定接手响仁和之后,他才靠著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学习如何制鼓。

即使父亲所做的大鼓闻名全台,但王锡坤认为自己完全是个门外汉,只是凭著一股不服输的心态,才能一头栽入钻研手工制鼓的世界里。

王锡坤原本所学的是企管,对于制鼓也没有多大兴趣,从开始的迫于无奈,到今天成为制鼓达人,其中的历程,如同他在为某提神饮料所拍摄的电视广告文案中所点出的:“呒系三冬五冬。(不是三年五年)”。且不论提神饮料要传达的是劳动阶级需要提神才能够有充足的体力打拼,但王锡坤的认真却象征了某种不畏苦怕难、为信念坚持的毅力与精神。

“可能原本只是想要告诉别人说,我也可以做得像父亲一样好,但慢慢的我把全副心力都投入在做鼓上面。一开始的确因为做得不好,遇到挫折而萌生放弃的念头,但摸了四五年之后,口碑做出来了,也得到了肯定与赞美,再加上我逐渐发现这种传统技艺是值得去保存的。现在如果要叫我不要再做手工鼓,我没办法,除非是有一天体力无法在支撑我去做这件事。”

虽然是有点意外的人生,却在王锡坤的生命中开出了最难能可贵的美好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