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对吸毒者与身边的人而言,戒毒都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前吸毒者麦添华与妻子黄月莉却视“助人勒戒”为己任,在峇株巴辖成立女子改造康复中心,为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女性学员,提供生活庇护。
“相较予男性吸毒者,女性吸毒者的心灵更为脆弱,在勒戒过程中,她们更难接受自己曾经吸毒的过去,需要更多的爱去包容她们。”因为热衷于信仰,黄月莉更懂得用爱去对待曾是社会边缘人的吸毒者,给予她们肯定与接纳。
专门协助女性摆脱毒品及精神困扰的伯大尼福音改造康复中心,成立于2009年11月,是全国4家协助女性勒戒的中心之一,在过去6年来,帮助了至少11人成功重返社会。
伯大尼福音改造康复中心提供长达24个月的“灵理治疗”课程,主要帮助勒戒、精神困扰及轻度智障的女性,在不依靠药物的情况下,慢慢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女性勒戒过程煎熬
中心负责人黄月莉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管理一家协助女性勒戒的中心非常难,全马目前只有4家女性勒戒中心。
她说,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吸毒过程中较为吃亏,她们在改造的过程中,较难接受自己阴暗的过去,也不易向他人表达情绪,自残的机率较高。
“所以我们就付出更多时间及耐心,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去填满她们心灵上的空虚。也因为是福音组织,我们透过信仰的力量,引导她们正面思考。”
根据全国反毒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吸毒者近年来不断攀升,从2012年的1万5101人增至2014年2万1227人,其中吸毒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女性吸毒者数量也日趋增多。
少年易踩“地雷区”
令人染上毒瘾的原因有很多,黄月莉认为,青少年的社交圈子不单纯及网络普及化,皆是造成吸毒者越来越年轻的原因。
她透露,中心在成立初期,只有2名学员接受改造治疗,过去6年来,学员人数已增加至30名,其中最年轻的学员年仅16岁。
“我与丈夫(麦添华)也曾接触过一宗青少年吸毒案,染上毒瘾的男孩只有14岁。”
她表示,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受到朋友影响,一旦身边有人吸毒,或是引诱其吸毒,就容易让他们被好奇心驱使而试毒。
她也指出,网络的便利,令青少年更容易误踩“地雷区”,只要打开网页搜索,就能获取与毒品相关的资讯,包括炼毒及购买毒品。
“女性则会误信吸毒能减肥的传言,选择以毒品‘代替’减肥药,再加上对毒品知识不足,她们会觉得少量无害,惟现在的软性毒品,只要吸食一次,就会对身体造成永久性伤害。”
丈夫嗜毒17年 靠信仰摆脱
黄月莉的丈夫麦添华曾是嗜毒者,夫妻先于2008年创立男子改造康复中心,翌年发现女性边缘人也需要一个“避风港”,即接著创立女子改造康复中心。
麦添华分享,自己依靠信仰的力量,脱离了沉沦长达17年的“毒海”,因此深知摆脱毒品不易。
“吸毒时,就好像是被毒品控制了生活,没钱买毒品时就去偷,之后我也因贩毒入狱,最后一次还被打了两鞭,但最难的仍是戒毒。”
麦添华在成功戒毒后,积极投入福音勒戒的改造行列,并希望能够协助更多边缘人重获新生。
学员“再生父母”夫妻俩异口同声强调,无论是男女学员,只有通过彼此之间互相尊重及信任,用更多的爱去包容他们的过去,才能更有效地协助他们重返社会。
未育有孩子的麦添华及黄月莉,在中心内被称为“阿爸阿妈”。
这足以说明,夫妻俩所给予的关爱,让学员即使在中心生活,也犹如在家般温暖自在。
生活有规律 训练责任感
来自新山的马婷婷(化名)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因为身边朋友的关系,自己16岁时就已接触毒品,之后在父母“又骗又哄”下,才在一年半前到改造康复中心,接受勒戒治疗。
她说,那几年,自己与家人的关系非常不好,经常夜不返家,尽管吸食毒品的次数不多,却也出现幻听。“我在最近两个月,才开始停止服用医生开出的药物,现在也不会出现幻听,而且在中心的生活很有规律,‘阿妈’会让我负责一些事情,训练我的责任感。”
她也劝请青少年勿因一时贪玩,或是受朋友影响而轻易尝试吸毒。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