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答屋48号图书馆是由3个不同组织促成,除了有意打造出集结知识社群的跨领域空间,也希望借此养成本地的文化底蕴。
“我们希望这里可以成为一个另类的空间。”
坐落在隆雪华堂后面,藤路(Jalan Rotan)的亚答屋84号图书馆(下称亚答屋),是一个并没有太多书的图书馆。亚答屋成员之一区秀诒说,“我们想要一个可以凝聚人们的地点,希望可以提供教育体制外的知识,却不想像传统图书馆般定位自己。”
亚答屋坐落在藤路中山同乡会4楼,透过窗户往外望,可以看到车道旁绿油油的植物,是个非常棒的阅读地点。小小的空间内只有一面墙设置了书架,另一面墙则是两张摆满书本的桌子。有些人或许会对亚答屋只有这么“少”书而感到不解,但这些书都是亚答屋成员的精心选书。区秀诒说,“我们的书籍分类并不是根据一般图书馆的分类,你不会在这里看到历史、哲学这类型的分区。”确实,眼角粗略扫过书架上的标签,是性别、同志、后殖民文学、精神病等较为特殊的读本类型。
为“非主流”开窗
区秀诒解释,“我不知道他们(群众)提早接触到这类的知识会不会少走一些冤枉路,至少大家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很异类的东西。”
本地鲜少有机会接触这些教育体制外的书,书店、书展等都主推主流书籍,因此这些“非主流”类型书籍一直难以被本地人接触。就在采访前两天,亚答屋正好完成了一场工作坊,当天的谈论主题是一篇左翼思想家的演讲稿。出乎意料的是,有两名来自表演艺术领域的听众在工作坊结束后,向他们询问接下来还会不会有类似的读书会。“其实他们有这样的需求,但一直找不到可以接触这方面的管道。”
区秀诒表示,很多人因没有接触过这些知识,而认为自己看不懂这些书,“这对他们来说就好像是硬知识,无法进入它的世界,因此开始有人假定这些都是没有人要读的书。”这样的假定其实低估了大众的能力和需求。她希望亚答屋作为一个文化空间,能聚合更多不同领域、不同知识、不同语境的人前来,除了阅读,还能有工作坊、艺术表演等各种可能性。唯有打造一个凝聚各方的空间,才能启动更大的力量。
“在这个务实主义的社会里,我们常希望看到立即的成效,但这股力量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区秀诒指出,有些东西需要慢慢累积,尤其是知识和视野上的开拓。她希望亚答屋可以演变出一种力量的累积,成为知识养成的精神脉络,让民众在思考层面上累积一些厚度。
活化图书馆 促进跨领域对话
许多人对亚答屋未来的营运模式深感兴趣,但对亚答屋成员来说,一切都是未知数。区秀诒在亚答屋开幕当天曾说,她无法真正为这个空间定位,若是真的要定位,那她希望这是一个“活的座标”。
没有具体地说明亚答屋的方向,某种程度上会让人觉得困惑,但亚答屋成员之一杨洁认为,“我们有一个想像的地图就够了。”她笑指,亚答屋以众筹方式开办,因此有一些民众会捐赠物资。“有些人觉得窗帘、木板很重要,就带来给我们;有些人觉得沙发椅很重要,就带来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像,因为他们对这个空间的想像有认同感,才会带著些他们认为重要的东西来帮助我们完成这个空间。”她透露,虽然亚答屋由3个组织合办,但他们还是希望有社群的力量进驻,一点一滴地将这个空间建造起来,“因为这是大家的空间。”
亚答屋打从一开始就打破了人们对图书馆的想像。区秀诒认为,“它并不只是一个安静、可以阅读的空间而已,这个空间也可以是‘活’的。”透过读书会、座谈、演讲,甚至是小型的演出、展览、资料研究展示,都是一些“活化”空间的举动。她指出,马来西亚跨领域对话的机会很少,许多东西都是点状式地发生,并没有串联起来的力量。“就拿本地的知识分子和艺术界来做例子,两者没有交集,甚至是相互厌恶,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现象。”因此她希望能创造出一个跨领域交集的空间。
“活的座标”会随著时间、环境和人做出改变。“今天你看到这些书架上的书,下一次你再来,可能已经完全改头换面了。”亚答屋成员之一杨洁解释,无论在内容上或是建设上,亚答屋一直都会处在变动的状态之中。或许下个月就有艺术家进驻,本著对这个空间的另类想像,又为这个空间创立多一个可能性了。
壮大知识社群,确立精神脉络
“刚开始是知道这栋建筑有找单位进来承租,业主希望将这里打造成小型的艺术文化社区。”友人的介绍让区秀诒提前了自己的原定计划。身为土生土长的吉隆坡人,区秀诒一直希望可以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但碍于自己长时间待在台湾,因此打算等个人资源和资金累计足够以后,再做这件事。然而,因著这个契机,她开始寻找可能性,却意外找到一群理念相似的人一起合作:非营利组织“业馀者”与“之间文化实验室”。
提升本地文化水平
对于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这只是区秀诒的一个想法,并没有具体概念。“一般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就会想到开创另一个艺术空间,但我想大马已经有不少展览的机会了。”虽然有发表的机会,但“大马文化水平、艺术水平落后”这个评语却不曾改变过,这点一直是区秀诒的疑问。因此才想到可以借由图书馆的模式展开,作为知识累积的一个“加油站”,帮助人们更早接触到更多在本地教育体制外的知识。“我们最缺的不是机会,而是精神脉络。”
在知道中山同乡会要打造为小型艺术文化社区后,区秀诒曾在印尼某个研讨会上遇见“业馀者”的成员苏颖欣,两人一起探讨这个单位的可能性。苏颖欣回国后与其他“业馀者”成员商讨,也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决定加入这项计划。
“我觉得,亚答屋会有图书馆这一块,很大部分是因为我。”
“业馀者”成员之一黄麒达曾是陈氏书院人文图书馆管理员,在人文图书馆关闭之前,抢救了不少书籍,而这些书籍现在已经作为亚答屋的强大后盾。
“有了这些书,这个空间就多了一个内容。”黄麒达笑说,虽然自己并没有特意提醒亚答屋成员必须在里头设置图书角落,但或许大家都对他的背景略知一二,因此在亚答屋内设置了这个区块。
“之间文化实验室”成员杨洁透露,3个女生在营运这个非营利组织的同时,也营运著《街报》。区秀诒的本意是邀请《街报》加入,但碍于《街报》资金不足,因此由“之间”代替入驻亚答屋。
“原先茨厂街是文化聚集地,但许多书店陆续搬走,那里就没落了。”杨洁表示,她们希望可以将亚答屋打造为另一个知识和文化的地图,将校内、校外的知识、理论、实践等都聚集在这个空间里。“亚答屋是一个实体空间,但最重要的不是经营这个空间,而是经营一个知识社群。”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