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尔除了可以用在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以外,李崇建也将它用在作文课上,引导学生创意写作。

你有多久没有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又有多久没有与身边的人进行一场真正的对话?台湾教育工作者李崇建将萨提尔模式融入教育与生活,让人们真正贴近和了解自己,重新与自己连接。

“没有孩子愿意堕落,每个人都想被看见。”台湾首个将萨提尔对话推入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李崇建表示,每个“问题学生”背后都有原因,只不过大人们往往只想看见“改变”,而非了解孩子。从事萨提尔教育19年,李崇建不仅将它用在教育上,也用在自己的生活上。他以冰山脉络帮助更多茫然的孩子找到目标,也让师长们学会在处理孩子们的问题前,先处理自己的内在。

萨提尔模式(Satir Model)是美国知名心理治疗师维琴尼亚萨提尔(Virginia Satir)提出的心理治疗方式,她以创新概念来探索人的内在,包括提出冰山理论、应对姿态、家庭重塑等。她认为,人就像一座冰山,人与人相处的行为跟话语,都只是水面上冰山的一角,水面下还有更深的姿态、感受、观点、期待、渴望等层面。

萨提尔认为:“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面对问题才是问题。”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发生超乎自己能力所能掌控的状况,给自己带来痛苦和压力。萨提尔的理念认为,让人受伤、受挫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的应变之道。萨提尔模式著重从心灵层面进行理解与接纳,可用于教育,成为师长与孩子沟通的桥梁;同时可用于生活,助人们走出困境。

李崇建:“学习用好奇对话,而不用指责说教。”
李崇建:“学习用好奇对话,而不用指责说教。”

给予理解 耐心陪伴

在萨提尔对话教学里,李崇建主推“不给答案、不给道理、不指责、不命令、不说‘你觉得呢’、不直接解决问题”,而是回到人的身上给予关心。譬如面对一个做事拖拖拉拉的人,你或许会要求他积极一些,或要求对方设闹钟提醒自己等,但这些“方案”其实会让对方很无助,也会让对方感到很不舒服。“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他发生什么事,才能真正地帮助他。”和不少师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正好与此背道而驰。

李崇建指出,孩子出现问题时,大人们往往只想“改变”孩子,而不是知道孩子“怎么了”,“但我不是的,我的期待是与孩子靠近,真正了解他发生什么事。”他认为,会被标签为“问题孩子”,并非孩子本身有问题,而是发生了一些事使他变成那样。此时,了解孩子“怎么了”才是正确的做法。他以过动儿为例,一个经常被父母责骂的过动儿,会因被责骂而使大脑一直有情绪反应波动,父母越骂越安静不下来。另一方面,就为人父母者的立场而言,他们其实也并不想老是打骂孩子,只是不懂得该如何梳理自己的脾气,加上自己从小也是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难免走上同样的道路。

“浅白来说就是与人对话。”李崇建如此解读萨提尔对话教学。与刻板的教育方式不同,他认为萨提尔教育可以更生活化一些,以贴近心的对话方式深入了解一个人的经历,就能让那个人得到疗愈,问题也会慢慢减少。李崇建表示,有些人在进行萨提尔对话时,会在看到对方还未做出改变时,焦急地问对方:“你到底要不要改变?”这样会弄巧反拙,“我们需要给予的是理解和陪伴。”

自我碰触 过程难免有泪

在李崇建眼中,没有一个孩子想要堕落,只是他们遇到了困难。只要把困难拨开,带孩子去察觉,陪伴孩子一起经历这个过程,将有助孩子走出困境,回到轨道。李崇建分享多年来与青少年对话的经验,道出每一次谈话,后者的情绪都会出现不安、叛逆、不信任等,但亦会从不信任逐渐转变为信任,并慢慢带领他走进心理的内在层面,让他察觉被隐藏在冰山底下的心理状态。

他指出,对话的关键在于大人的姿态。“当对方感受到你是愿意接纳他、了解他,而不是想改变他时,他就会慢慢体验到‘爱’。然而,许多人既渴望爱又害怕爱,因此只要让他们感受到被爱,他们会靠近、逃开;再靠近,然后再逃开。但只要你还在原地让对方感受到爱,他们就会慢慢地改变。”

李崇建为学生们作有关冰山脉络的讲解。
李崇建为学生们作有关冰山脉络的讲解。

李崇建举例,某次在讲座上,有一位教授向他表示自己的孩子沉迷电玩,经常叫不动。讲座期间有人提出同样的问题,李崇建请对方在现场选一名青少年进行对话,恰好挑中了教授的儿子。他先请对方以平日叫孩子的口吻示范,但教授的儿子认为这样的语态很令人厌烦;但在李崇建用另一种口吻询问后,教授的儿子说:“如果我爸爸这样跟我说话,我心情会很好,我会想一想我要不要再打下去。”教授看到李崇建与儿子的对话后哭了一整夜,发现自己其实对儿子很凶,在做出改变后,儿子在每天晚上只打电动到11时就停止了。其实大人的语态是直接造成孩子如何应对的关键要素,只要了解和接纳孩子,孩子就会愿意做出改变。

由于进行萨提尔对话会触动内心,不少人在进行对话时都会落泪。是否以哭宣泄就能解决问题?对此,李崇建不表认同,但他指萨提尔注重体验,有了切身体验才能真正面对自己。“我不要生气、不要难过,难过很丢脸,这些都是大脑给你的讯息。理智告诉你要勇敢,哭没用,事情还是得处理,但当大脑一直压抑自己,真正的‘我’就会不见。”

李崇建指出,哭是一种自我碰触的体验,在自责和磨难里跟自己靠近会有很多眼泪,但也会得到相对的疗愈。

先了解自身渴望

在还未察觉自己冰山下的内在状态前,许多人都会不自觉地惯用“应对姿态”,如指责、讨好、超理智跟打岔。当觉察自己的姿态后,才能进一步知道姿态背后的真正渴望,探索自己冰山的更深处。譬如,当孩子在超过约定的游戏时间后继续玩游戏时,不同姿态的家长会有不同的应对语言:

指责型:“都几点了还在玩!”

讨好型:“好了,再玩一下就好啰!”

超理智:“要得到人家的相信,就要守信用,你要做到8点就停止玩的约定。”

打岔型:“好不好玩?”“玩到第几关了?我看看。”

时代更迭,教育方式也应与时俱进

2015年,李崇建受邀到大马开办工作坊,因而开启了他与大马的缘分。在大马进行教学3年,他认为本地华人创伤大──华裔南下到这里讨生活,生活环境艰辛,家长都没有时间对孩子循循善诱,一般以打骂孩子为主。再者,年代的转换过于快速,孩子们从听话的年代转换到现在自由的年代,让家长们无所适从。

“以前我们要孩子听话,现在的孩子不听话,但我们还是沿用过去的管教方式——打骂。”他指出,打骂孩子是童年创伤的两大指标,研究指创伤指数越高,孩子的分心程度越高。

“不过情况逐渐有改善,有人的家庭改变了、有人懂得与自己连接,也有人没办法改变但开始找到陪伴自己的方法。”李崇建表示,演讲是打开人们对对话的观念和概念;而工作坊则是让大家有更深入的体验。

李崇建指出,工作坊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让他们懂得察觉自己,应对外界。譬如遇到孩子不写功课时,一般人会先想处理方式,而萨提尔则会叫你在孩子不写功课时,如何去察觉自己的内心感觉与反应,并且如何发表出来。

“师长们先处理自己的内在情绪,才能去应对外在的人;而应对自己的方法就是应对外在的方法。”李崇建说,这不是一个策略,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个对任何人都一模一样的方式。

用好奇对话了解孩子

每一场工作坊只有3天,李崇建笑说大多数人上了一天半的课才稍稍了解,因此有不少人都回来复课。他希望能有一批学生在上课之后能成为专业的讲师,从最简单的对话、观念开始,不将资源集中在他身上。他在新加坡也著重培养一批专业讲师,但最终或许是环境因素,台湾的讲师学习及掌握的程度都相对较快一些。

“或许是我比较常在台湾,那里的老师比较多机会来观察我的对话方式。”李崇建并没有拟出一套教学方式,而是让老师们前来观察他怎么进行对话。

以往,李崇建也会带一班约莫二三十名过动症孩子一起上课,让老师们观察他怎么带动。“只要多看、多接触,再与我进行对话,有了体验之后再看演讲,重复看脉络就会了。”

访问结束前,询及给本地家长的建议,李崇建认为家长本应该多学习用好奇对话,且是有来有往的“乒乓球式”对话。“或许你现在无法做到,但尝试每天与孩子用3到5分钟进行对话,真正的对话。”

学习用好奇对话,而不用指责说教。

【个案一】接纳感受,就能产生连结

某场讲座会上,老师安排某名学生与李崇建现场进行对话。

学生:“人为什么要读书?”

李崇建在现场挑选一名家长回答:“学习知识。”

学生表示对这个回答感到满意,让李崇建非常讶异。于是李崇建开始与学生进行对话:

李:“你什么时候开始想这个问题?”

学生:“进入这间学校之后。”

李:“你发生什么事了吗?”

学生:“我爸爸……”(泣不成声)

本著想找出孩子发生什么事的心理,却意外触碰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使其崩溃。李崇建说,很多时候孩子提问并非想要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他们有所疑惑。孩子的问题通常不是行为或口头上展现的,而需要大人以好奇与接纳的方式来开始对话。萨提尔的对话不聚焦在“问题”上,却能解决问题,原因是大人读懂了冰山下的感受跟渴望,接纳了感受,与孩子的内心有了连结。

【个案二】被掩盖的内在声音

李崇建在《亲子天下》杂志里提及,他曾帮助一名没有目标的国中生找到目标。对话当中,该名学生不断重复自己没有“目标”,对自己的成绩无感。但经过一番对话与探索,学生开始流泪,慢慢理出自己的情绪,承认自己为成绩不好而感到难过,且因为自己每天温习3小时却经常分心,而认为自己很差劲。找出问题的症结后,李崇建建议这名学生每天专注读30分钟,每读15分钟便休息一次,让她可以在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全程专注读书。这名学生透过这样的方式,慢慢增加一些零散的读书时间,最终重新找到读书的目标,连素来成绩最差的数学,也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30分的跃进。

前文的学生与自己脱节,未能真正贴近自己、理解自己,尤其她无法承认一再地让自己和父母失望,因而头脑绕过了感受及真实的自我。她的理智说要找到一个目标,但内心则认为自己是读不好书的糟糕学生;而她真正的内心声音是:我想好好努力但我担心自己做不到,已经被掩盖了。因此当她承认自己的感受,允许自己难过时,就开始应对自己、接受自己,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