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外学校“人文”试读了五天过后,孩子们已经被完全不同的上课方式所吸引,一致同意转学。反而是我,虽然内心已经下了决定,却开始陷入深深的焦虑当中。

首先,虽然我明知道学历早就不再是就业的保证,但要引领孩子走向一个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免还是有些惴惴不安。没有考试、没有成绩,看不到小孩的学习“成果”也就罢了。

没课本、没功课、看不到明显的教学“进度”,也可以接受。12年国教后,升学困难大大减轻,这我不担心。但是,一样从传统教学系统中出来的我,真的无从想像,三年之后,没有背过国中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的女儿,将来的谈吐举止,会是个什么样子?

她会不会“没有基本常识”?她会不会跟一般同学格格不入?缺少了代数、三角函数的人生会不会有所缺憾?没背过“化学元素”或不知道“广九铁路”,对她的未来会不会有影响?毕竟,我是她的母亲,面对著要帮她选择一条跟大家不一样的人生道路,我有著太多的压力和担心。

而我周遭的声音,也不一致。老公虽然没什么意见,但隐隐埋怨我多此一举:大家还不都是这样“考”大的,何必自找麻烦?妹妹则是鼓励我赶快去,她好搭我的“便车”,以后一样把孩子送往宜兰。身边的朋友则多是准备看我的实验结果:“你先去,看看怎么样再说!”

校外经历一生受用

早年留学美国、见多识广的父亲,是我的人生灯塔,我一向很重视他的意见。于是,我把我的选择、我的顾虑,全都告诉了他。我本想,教育我们十分严格的老爸,说不定会反对。

没想到,父亲听完了我的话,连想也不想,立刻就说:“赶快去吧!这样的教育,是未来的潮流。总有一天,会遍及世界每个角落!”他拍拍我的肩膀:“不要怕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这年头,敢与人不同,才有机会出头!”

父亲说,回想自己一路辛辛苦苦念到博士学位,当年所念的“电晶体”、“电机”,早就淘汰无用。“我现在记在脑袋中,唯一还用得到的,只剩下英文!”父亲笑著对我说,“学校学习的观念早就应该要改了!知识,随时可以探察,重要的是学习的态度与方法。”

“西方学校重视年轻人的社会经历,他们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旅行、打工、体验社会。我们这种‘背多分’、‘灌知识’的知识,未来一只手指‘谷歌(google)’就有。”

听到爸爸和我想法一致,我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立刻著手准备搬家、转学。

闲下来,姐弟两样情

转进“人文”的寒假,我把孩子的才艺课都停掉了,弟弟的英文、小提琴不再继续,姐姐的所有音乐团练也告一段落。寒假作业不用做,两个人“闲到最高点”。

刚开始,两个孩子反应大不相同。姐姐立刻一头埋入疯狂的写作世界,几乎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全都黏在书桌前面。她不停的在本子上写、画,爸爸指导她在网络上开了自己的创作部落格后,她更是没事就上网埋头苦写,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梦幻爱情小小说”,进入时间不够用的忘我状态!

弟弟则刚好相反。没有功课,也不用再练小提琴,他每天若有所失,晃来晃去,除了狂看书之外,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因为我没有给他任何限制,他会溜进阿嬷的房间看卡通,然后开电脑玩电动。他一度迷上了同学之间很风行的“MINECRAFT”建筑电玩,每天看著线上同好录的影音片,一看可以看一整个晚上。

这样的状况,约持续了一个月。

弟弟自发学益智

开学后,为了避免电玩占据弟弟太多的时间,我做了一个小小的更动:周一到周五,可以开网络,但是不能玩电玩、看电视。

他这下更加的无聊,有时候画画、看看书;有时候写了一个故事的头儿就丢下了;也有时候,他会跑到厨房来,帮我捡捡菜。然后,就不知道要做什么才好。

他对我说:“妈妈,我跟你说,‘人文’的同学都很厉害!‘自主学习时间’有一个男生,用冰棒棍做了一支十字弓,他还会用竹筷做枪呢!”我问他,什么是“自主时间”、“自主社团”?

他有点落寞地告诉我:“就是随便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可是,我都想不出我要做什么。所以大部分的时间,我都在看书。”

有一天放学, 他竟一脸百无聊赖地对我说: “妈妈,没有回家功课虽然很好,但是,我好像觉得有点怪怪的!”

拔断丝线 无所适从

面对这个结果,我并不惊讶。因为以往在体制内,他的生活被课本、回家作业填满,“被安排”惯了。现在要他“自主”学习,他当然仿彿是拔断了丝线的傀儡,不知道该动哪一只手脚才是。

不过,“放空”了一段时间后,情况就慢慢有了改变。有一天,弟弟要求我把台北家中的蝴蝶网带回来。又有一天,他要求我放学后载他去附近的溪边,并且给他买一支鱼网。于是,逐渐的,放学后他会要求跟同学一起去水生池捞鱼;回家之后,他也会突然丢给我一句:“妈,我要去走走!”然后自己一个人到隔壁菜园去探险。

我开始看到他突然把很久以前买的科学馆益智游戏挖出来,一玩就连玩个好几天。

我也发现他放学回家后,会专心致意的上网花一个晚上做老师教他的动画!甚至,某个晚上,我看到他自己打开“均一教育网站”,一页页的挑战数学习题。

原来,这是给家长的“功课”

一个学期过去了。我发现,“没有回家功课”,其实是给家长的“困难功课”。因为,当你的孩子再也没有抄抄写写的作业可以填时间;当你的孩子没有安亲班、才艺班要赶著去上;当你的孩子下课之后,有大把大把的空白,你除了用电动和电视填满他,你还可以给他什么?陪伴他做什么?

这对我们一家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大人开始练习,观察孩子的兴趣与需求,随时为他们备妥需要的工具,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妈妈也开始练习,要求孩子们参与家务,一起制备晚餐,不可以再以“功课写不完”做为“免责”的理由。我们一家人更开始练习,把课后的时间留下来,傍晚一起在田埂间散散步,或是吃饱饭后,绕著马路走走、聊聊,借此交流彼此的想法、情绪。

说来有趣,儿女的学校现在再也没有“联络簿”这种东西了。然而,我们反而有时间交换一些学校动态、生活感想:女儿有时候会秀秀她最新完成的漫画或小说作品给我看,告诉我老师又借了她一本《狂野写作》;而我们也有时间一起听一场音乐会、泡个汤,或是看一场好电影。

前几天,弟弟从学校回来后,很开心对我说:“妈妈,今天的自主课程不无聊了,因为我做了一辆坦克!”这时,我才更深刻的体验到专家所说的话:“创意,需要留白。”要让孩子主动学习、发掘兴趣,重点不在于我们教了他多少,而是我们有没有给他更多的自由时间啊!

本文转载自:陈安仪的笔下人生http://anyichen.pixnet.net/blog面子书专页:陈安仪的窝心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