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鞭的日子, 使李瑞媚根本没有多余时间放慢脚步,做自己想做的事,“放学回来就是睡觉,醒来后又要煮饭做家务,简直累瘫。现在多了闲情逸致, 可以交朋友、运动、看看健康食谱,把我的知识分享给别人。”

活下去的欲望,支撑著李瑞媚成功躲过甲状腺癌的威胁,“我还有很多事情想做,可能我的性格较开朗,我觉得生病后,生活反而过得更有意义了!不同的人在面对同样疾病时,往往态度也就不一样。”

2014年10月,李瑞媚无意间触摸到左颈项连接喉咙部位,长了很大一个肿块,原以为是甲状腺肿(俗称大颈泡),岂料做了血检后发现并无异常,荷尔蒙也正常。“接下来就到医院做活组织检查,医生告诉我,只要是单边长硬块,就有10%确定为癌症,但我还是做了3次活组织检查,因每一次结果都不一样。第一次检验不出任何结果;第二次报告‘疑似癌症’。为确定病情,我又做了第三次检查,最终确定为甲状腺癌,并需要动手术。”私人医院建议李瑞媚先割除左边甲状腺,但化验结果显示癌症状况严重。由于甲状腺癌症的治疗有别于其他癌症,须把甲状腺整个移除后才能做甲亢放射性碘疗法,于是又进行了第二次割除手术。

李瑞媚于2 016年3月开始加入马来西亚癌症协会(N CSM ) 的水墨画班,在班上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学画画给了她莫大快乐。
李瑞媚于2 016年3月开始加入马来西亚癌症协会(N CSM ) 的水墨画班,在班上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学画画给了她莫大快乐。

李瑞媚表示:“术后我开始第一轮治疗,半年口服一定量的碘,共2次。扫描结果发现癌细胞未完全清除,于是接著第二轮治疗,只有通过2轮治疗后发现没有癌细胞才能停止,因此一直做到2016年5月最后一次治疗。”每一次治疗后须在医院接受隔离5天,回家后继续被隔离7天,当时家里的任何东西她都不能和家人共用。问她会不会因被隔离而难过,她说:“我是还好,反倒是丈夫情绪低落,因他害怕失去我。”李瑞媚的父亲亦是癌患,丈夫曾目睹岳父临终前的痛苦,心里害怕自己的太太也会经历如此难熬的路,于是在医生面前不自觉说出“害怕失去她”的话,对此李瑞媚虽笑笑带过,但笑容间不难发现她何尝不也害怕离家人而去,而活下去的动力才因此如泉源涌出。

李瑞媚患癌前的朋友不多,丈夫常揶揄:“你的好朋友10根手指只能区区算上2个,一是姐姐,一是教会朋友。”生病后,每天早上坚持运动让她开始接交一些新朋友,加上透过做保险经纪的中六同学,使她逐渐和失去二十几年联系的老同学联络上。由于她是同学中第一个患癌的,所以大家积极上门探访,并用行动支持她抗癌。“每一次探访就像同学聚会,他们还筹钱买抗癌果汁送我,能好起来也是由各种因素促成,除了积极乐观的态度,家人朋友的支持和赢回健康的意愿皆是其中元素。我也因此学著看书,学会了很多癌症知识。”李瑞媚目前在国家癌症协会(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复诊,利用“中西合璧”的概念,让身体强壮起来。“公立医院的中西医都会互相配合,对照另一方的用药以避免药物冲突”,所以她没有太担心中西药物对身体造成影响。中药主要帮助抗癌,她身体虚弱的问题也在服食中药后有所改善,“但需服用长达5年。”

追溯病因 调整饮食作息

李瑞媚(右5)和久别重逢的中六同学出游,大家从此有了更亲密联系。
李瑞媚(右5)和久别重逢的中六同学出游,大家从此有了更亲密联系。

李瑞媚指自己在治疗后3个月内的饮食遵照了“济阳式治癌饮食”,即限制盐分、限制动物性蛋白质和脂肪、摄取大量蔬果等。“之前体重较重,比现在多10公斤,四十几岁就因脚痛和各种疼痛问题常进出医院,必须持续做物理治疗缓解;生病后反而因饮食健康化、生活习惯的改变,体重跟著变轻,脚痛问题也自然化解。”问起她会否不断追溯生病原因,她理出了一些头绪:“30%来自遗传,我的父亲集肝癌、食道癌、直肠癌于一身,2010年在痛苦中离世;30%来自生活习惯,不但没有运动习惯,也不注重健康饮食和有迟睡问题,都形成一种威胁;30%则来自生活压力,父亲逝世后,母亲于2011年也因家里失火过世,大哥则于2012年因心脏病接著辞世,种种悲伤情绪和接踵而来的健康问题让我烦恼不已。”

她综合这些年的抗癌心得,认为医生能帮助的是医学治疗,但最终还是靠癌患个人对抗癌的坚持。改变生活方式,早睡早起多运动也有助抗癌;建立健康的社交生活,可让癌患的心境变得开朗,像李瑞媚常和朋友外出喝茶聊天、唱歌等,不要独自面对所有问题,再来就是信仰的寄托。身为牧师娘的李瑞媚常伴随丈夫探访癌患,以教会名义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把自身经验勇敢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