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梦魇
“能活下来已经万幸!为什么去做傻事?”“事情都发生了,哭有什么用?”对患有创伤后遗症的人来说,这些话是二度伤害。要把他们从痛苦的深渊拉起来,需要的是无声的陪伴。
地震时,亲眼看见母亲被石头压死,怨恨为何自己独活;车祸现场,弟弟被校车辗过,而身为姐姐的却保护不了他;被性侵虐待,感觉自己的身体很脏,受害过程一直浮现在脑海中。创伤后遗症不是放任不管就能自行痊愈,它如梦魇缠著你,将你打入痛苦的深渊。
创伤后遗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人在经历过交通事故、性侵虐待、天灾人祸、战争等创伤事件后所产生的精神疾病。临床心理治疗师罗雪芳表示:“当事件发生后,人们思绪缓过来时可能会出现焦虑、难过、崩溃等负面情感,是属于正常现象。但这些症状在事发一个月后还持续发生,则是创伤后遗症。”
罗雪芳指:“当事件发生时,除了哭之外,有些受创者会产生罪恶感。亲眼看见至亲离世,一方面会懊悔自己没有能力救对方、二来可能会认为自己不配幸存,理应跟著一起死、或是认为自己造成对方死亡,一切的错都出在自己身上。”她补充,一般人会把自己孤立起来,性情变得和以往不同,有些人则会可以避开讨论或历经事发地点。如:交通事故时造成至亲去世,或可能会让当事人不敢再开车经过该地区;受到性侵者则害怕与异性接触,或可能在接触某种人事物时会特别抗拒害怕。“有者可能会不断忆起事发经过,不断使当事人重新体验当下的恐惧。”
游走多个灾区且拥有治疗创伤后遗症经验的罗雪芳说:“通常在突发事件后的24小时内,我们会预先让受害者做‘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即是让他知道接下来身心会产生的变化,先给他‘预防针’告诉他所有的变化都是正常的。再来会鼓励当事人尽量透过深呼吸、肌肉放松等方法去应对情绪变化,让他能够回到日常规律作息。”
症状持续需正视
很多人认为创伤后遗症只是受创者的过度反应,只要时间长了情绪就能平复。罗雪芳强调,“不是每个人在经历突发事件后就会产生创伤后遗症,这视乎当事者的内心抗压状态、情绪稳定性和对事情的接受度等等。但情绪起伏和症状持续一个月后就必须正视该问题。创伤后遗症不会直接致死,但它是一种焦虑性失常,而非一般的情绪波动。创伤后遗症可能引起其他的心理疾病,如:焦虑症、忧郁症等。这些负面情绪若不好好处理,有些患者可能会有自残轻生的现象。”
创伤后遗症也有可能会延迟数年甚至数十年。创伤时的记忆储存在潜意识中,当患者做了某个动作或看见某个熟悉的场景,或可能触法创伤后遗症。这或许是患者一直压抑著自己的情绪,在触动情感开关后,所有思绪涌上来,情绪也跟著受影响。罗雪芳认为,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创伤后遗症,应该谘询专业人士获得正规的帮忙,别让这个心理病影响了整个日常生活和生命。
PTSD的成因
◎孩童时期经历过身心上的虐待
◎性侵害
◎暴力攻击
◎严重车祸或意外事件
◎自然灾难,如:海啸、地震
◎经历打斗、战争场面
◎目睹亲人或重要的人突然死亡
◎校园或职场霸凌
PTSD常见症状
当人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大部分人会对创伤事件的情感和记忆在几个月就淡化平复。如果有超过1个月的症状,则需尽快找专业人士进行辅导。若不正视问题,或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自我孤立:逃避与他人提及创伤事件。内心拉扯:无法相信和接受事情的发生。性情大变:与事件前截然不同。情绪不稳定:易怒、崩溃大哭、过度警觉、容易受到惊吓。睡眠品质下降:经常性失眠及做恶梦。罪恶感:因救不了至亲或仅剩自己一人独活而心生内疚。画面重演:创伤事件所看到和经历的事不断地浮现脑中,重新体验当下的恐惧感。
创伤后遗症是一瞬间所发生的突发事件引起的,而治疗的过程却是漫长的。罗雪芳表示,“根据不同创伤事件和受害者本身的心理素质,治疗的时间和效果因人而异。拿性侵个案当例子,若是成人的话我们可以透过谈话打开心结;而针对还无法精准表达受害心理的儿童,我们则会透过游戏治疗、艺术治疗等去了解他们,从而让他们平复情绪。”一般上,心理师或辅导师则会依据个案的情况来制定方案。罗雪芳说:“我们能做的是陪伴受害者,引导他们把心里的话说出来、透过正确的管道把情绪抒发出来,让他们打从心底接受创伤事件的发生。”
5阶段,走过PTSD
Denial│否认在创伤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受创者会拒绝相信和接受事实。他们试图告诉自己一切没有改变,甚至透过重演一些过去,和重要的人一起进行的仪式来确定自己的生活没有变化。如:给至亲惯性倒一杯茶、脑海中不断地闪过以往的对话和时光,仿佛他们不曾离开。被性侵者可能会一直清洗身体,让自己觉得身体一切正常,否认发生的事实。
Anger│愤怒受害者会变得愤怒,透过很多方式来表达这种怨气,如:他们会责怪其他人应该对他们失去的人事物而负责。身边的人一旦提及创伤事件,当事人则会过度悲愤和激动,以激烈的方式去宣泄自己的情绪,造成对自己的伤害,甚至破坏掉与他人的关系。
Bargaining│协商这种“讨价还价”的模式或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或是和身边的人,甚至是想与上帝或神来协商。例如:有些目击亲人在面前骤逝的人,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生命来挽救至亲。内心上也会一直拉扯,希望一切能够如自己所愿地发展,或是期盼能够回到悲剧发生以前。
Depression│沮丧人们在这阶段会觉得身心俱疲、无精打采,常因突发的无助和无力而崩溃。除此之外,受创者会认为人生不再有目标,感到内疚自责,或是认为这一切的悲剧都是上天安排的惩罚。严重者或可能在这个阶段引发其他心理疾病,甚至产生自残、轻生念头。
Acceptance│接受最终意识到生活必须正常操作和运行下去,逐渐接受创伤事件的事实。生活步调渐入正轨,回到原有的模式,继续好好地生存下去。
无声陪伴 助患者走出阴影
在发生重大事件后,有些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患上创伤后遗症。罗雪芳建议:“在家人朋友经历了创伤后,理应多观察他们的情绪和生活变化,若发现不妥应好好地沟通。”重要的人在旁陪伴,是创伤后遗症患者的支柱。有些人则喜欢去劝解受创者,罗雪芳表示,“其实无声的陪伴是患者最需要的空间,切勿随意给过多的劝告。”
陪伴者的角色十分重要,特意讨论灾情、表现成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或淡化事发经过都是很要不得的。罗雪芳强调:“用词不当、行为举止让受创者身心感到不适,对他们来说是二度伤害。”若不清楚该怎么处理或应对受创者,可以安静地留守在他们身边陪伴。她说:“真心陪伴,受创者是可以感受得到的。若是当事者愿意倾诉,就好好地聆听他们。同时也建议家人朋友可以尝试带当事者出外晒太阳、做运动,放松肌肉和心情。”
罗雪芳认为,“若当事者情绪反复不定,甚至已经出现更极端的表现,建议谘询专业人士意见。心理师或辅导师会根据个案的需求制定治疗方案,协助他们走出创伤阴影,家人朋友也可以配合,让他们能更快地回到日常生活轨道。”
创伤后遗症不致死,但带来的并发症和影响力很大。若发现身边的人在创伤后表现异常,理应多加陪伴、带当事人接受专业人士的治疗。言行举止也许多注意,以免对他们造成二度伤害。
相关资讯
曙光全人发展中心 Silver Lining Psychology Specialist
地址:16A, Jalan Tun Mohd Fuad 1, Taman Tun Dr. Ismail, 60000 Kuala Lumpur.
网站:www.silverlining.com.my
电邮:silverlining.wel1@gmail.com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