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时间周二晚上11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著陆在月球正面西经51.8度、北纬43.1度附近的风暴洋吕姆克山脉以北地区,并传回著陆影像图。图为“嫦娥五号”探测器著上组合体太阳能帆板打开的示意图。(图取自中新社)

(北京2日讯)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大马时间周二晚11时11分,成功降落在月球正面西经51.8度、北纬43.1度附近的预选著陆区,并传回著陆影像图,接著采集月表岩石。周三凌晨4时53分,“嫦娥五号”著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

综合媒体报导,“嫦娥五号”除传回著陆影像图,著陆器在地面控制下,还进行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状态检查与设置工作。之后,“嫦娥五号”正式展开为期约2天的月表工作,采集月球样品。

采两种“挖土”模式

“嫦娥五号”自动采样任务采用表钻结合,多点采样的方式,设计了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的两种“挖土”模式。

这项任务将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后,第3个取得月表岩石的国家,并帮助科学家更多地了解月球的起源和形成。登月任务结束后,预定12月17日凌晨在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一带降落。

“嫦娥五号”的月球著陆区域名是“风暴洋”,周围有1300公尺高的火山群,地质年代相对年轻,仅约37亿年。科学家们认为,从地球上看起来,这里更像是广阔、黑暗的熔岩平原。此处过去从未有任何人类探测器到访过的足迹。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专家表示,这使得“嫦娥五号”可望取得最年轻的月表岩石样品,在月球火山活动和演化史研究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

“嫦娥五号”将以两天时间用“表取和钻取”两种方式采样月壤。 “表取”,就是从月球表面通过机械臂和机械爪的配合,抓取一部分月壤。 “钻取”则是通过特殊钻头,钻到月表以下2公尺左右的位置,把月壤整体取出来。以“原汁原味”地保留月表以下2公尺的月壤构造情况,让科学家更清楚地了解到月壤的构造和分布以及每一层的特征。

专家称,在月面上采集样品时,探测器上的机械手与采样机要在月球低重力环境下具备研磨、钻孔、抓取月壤和输送月壤、岩石的能力。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软著陆后,以相机拍摄月表的图像。(中国国家航天局/中新社)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软著陆后,以相机拍摄月表的图像。(中国国家航天局/中新社)

重力环境仍存误差

同时,尽管地球上的机械手能在模拟月球重力环境的试验条件下做得很好,但真实的月球重力环境与模拟环境仍会存在误差。机械手在地球上做出的精确动作,在月球上能否重复完成是一个较大挑战。

至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则在平均高度约200公里的环月轨道上飞行并等待上升器交​​会对接,成功对接后即可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