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想到剪纸艺术,就会先联想到红纸上的精美图腾。34岁的苏稙涵跳脱“大红纸张,剪刀裁纸”的作业方式,使用各种颜色的纸张从“心”塑造属于他的“阿涵剪纸”,将传统技艺结合新时代元素,以新方式经营剪纸。
苏稙涵的母亲过去兼职帮人剪婚嫁使用的纸艺,也因此,剪纸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常出现于生活中。但由于当时年纪尚小,母亲并没有教过他剪纸的技巧,因此在童年里也只是以旁观者的姿态接触过剪纸。
大专时期,机缘巧合下舅舅给了苏稙涵一本剪纸作品集,仔细观赏下觉得剪纸创作很有趣。苏稙涵笑言:“那时我在做插画创作,发现剪纸的消费远比绘画低,很适合穷书生的我,于是便一头栽下去,剪纸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1年,苏稙涵以副业的方式开始剪纸艺术,而2014年才以“阿涵剪纸”的名字经营纸艺。目前他的正职是一名多媒体设计工作者,主要设计网站、广告及视频剪接。闲暇时间会进行创作,作品大部分都会售卖。他自嘲是个佛系卖家,作品都是放在社交平台等待有缘人。
然而,要在我国经营剪纸艺术,似乎市场有些狭隘。对此苏稙涵说:“本地艺术创作百花齐放,个人认为剪纸艺术在本地艺术市场,无论是体系、营业模式或市场培育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就我个人的交易体验是不错的。如果要在一个圈子发展,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和对这门艺术的认识,并且学习聆听及消化顾客的要求,进而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学习发掘和建立自己的平台,就可以培养出一个好的市场。”
与品牌合作 完成跨媒介作品
苏稙涵的作品风格大胆创新,仔细观察又可以看到剪纸中的细腻处理。他透露自己的灵感大多来自日本、丹麦等其他国家文化的纸艺。随著阅历累积,苏稙涵发现文化艺术未必得遵循过去的规范,而是要有创新及创作。
就拿近期的作品为例,疫情让口罩成为新常态,为了记录这个时刻,许多手创工作者推出各式各样的口罩。苏稙涵突发奇想,也开始用剪纸制作口罩。“以纯白色为主调,代表纯净;因为唯有纯净的环境才能万物重生。这也是为什么我创作的口罩上开满了花与植物。进行作品发想时,我想要表达的是口罩并不会掩盖了一个人的光芒,反而它在疫情期间是最美的存在,也是象征著责任与爱护。”
这些年来,苏稙涵做过无数的作品,让他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与星巴克的合作案。设计元素使用了咖啡树(花、叶子及咖啡豆)、蝴蝶和大红花,寓意咖啡与马来西亚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蝴蝶则代表咖啡豆经过高温烘焙的淬炼,芳香扑鼻的蜕变成果。苏稙涵表示,那次的跨国合作让他发现剪纸也可跨媒介创作。“由于作品尺寸的关系,当时我们舍弃纸张,转用钢铁材质创作,让我抛开了纸艺的刻板印象,跳脱原有的框架。”
他接著表示,对纸艺有了了解后,剪纸其实并不难。苏稙涵指自己比较倾向自由创作,“剪纸的难度不在于剪裁和制作,而是如何将理想中的构图实现出来,并打破材质的限制。毕竟纸不像布那么柔软,有一定的限制。我个人会先设定作品的元素,之后再以线稿来辅助,避免落刀出错而浪费纸张。作品从零到成型的过程,犹如荒野里的灌木,随著环境与心境逐渐形成独一无二的姿态。”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