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首批接种疫苗志愿者于1月29日在双溪大年苏丹阿都哈林医院临床研究中心,接种第一剂试验疫苗或安慰剂(placebo)。这批为数60人的志愿者多数是年轻人,有者为实习医生、大学生、工厂职员、自雇人士等。

根据医学的统计,为了使马来西亚获得群体免疫,必须至少有70%的人口(2000-2300万)接种疫苗,而目前能接种疫苗者是不包括18岁以下未成年者。

新冠肺炎从去年中国武汉爆发以来,经历了一年多,至今我们依然看不到拐点,曙光还是在远方。疫苗,成了当今唯一可以拯救人类的希望,唯有集体免疫,才能让我们尽快回到接近生活原来的样子。

这个疫情是前所未有的始料未及,让医学界科学家都束手无策,疫情持续在全球扩散,促使人们对有效疫苗更加翘首以盼,然而一般疫苗研发却是一项耗时久、高风险、高投入的工作,需经历前期设计、动物实验和总计三期临床试验,短者三五年,长者十多年才能上市。

冲先锋当“白老鼠”

这百年一次的瘟疫灾难使到全世界停顿,疫苗被迫在一年内成型,已经是“极速”的步伐了。因为这个“极速”研发,也导致普罗大众担心疫苗的安全及副作用,这是人性使然。

然而疫苗的安全及成效如何,都必须有“临床试验”者去试验,如果每个人都担心害怕,没有人愿意当探路者,大家都抱著观望的角度看著别人当白老鼠,这只会让疫情继续猖獗。

因此,对于接种疫苗的志愿者,我们应该对他们愿意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勇于站出来以身试药的奉献致敬,这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就因为有他们,才能让攻克疫情的科研难题早日尘埃落定。

疫苗的早期雏形“牛痘接种术”在18世纪诞生起,疫苗就成为人类与病毒斗争的坚实“保护盾”。天花、麻疹、脊髓灰质炎、乙肝等曾肆虐全球的传染病,都通过疫苗接种得到了有效控制。

如今,疫苗更成为对抗新冠肺炎的希望,我们都明白没有一个人是想当白老鼠的,但如果大家都在等待别人接种的成果如何,确保安全后才愿意接种,就难以有效迅速阻断传染链。

在我国,首批接种疫苗的志愿者受访时表示,卫生部在招募志愿者时,很多人都说先让别人去当“白老鼠”,但他不认同这个想法。这是因为始终必须要有人配合这项研究,才能生产有效的疫苗。

听到这句,笔者莫名的感动,就因为有这批志愿者才能让我们的战疫取得重大的突破,促使人类与新冠肺炎的搏斗早日胜利,而基于年幼孩子都无法接种疫苗,因此年轻者,身体无毛病者,没有慢性疾病者,我们更应该挺身而出,您的接种疫苗,不止是保护好你自己,也是为了保护好我们的下一代。

最后,向所有志愿接种疫苗者,深深的鞠躬致敬。

林艾萱

毕业于博特拉大学大众传播系,拥有18年媒体经验,曾任职多家报馆记者及乐活志主编,现为自由文字工作者及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