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5月31日,马中建交隔天,吉隆坡剧艺研究会邀请了播音员黄汀湘和彭宗明,在首都谐街尾端一所陈旧的英文学校里,开办了我国史上首个汉语拼音学习班。随后几年,在华社间引发了一阵学习汉语拼音的热潮,各文教团体纷纷邀请播音员开班教授汉语拼音,而汉语拼音教学也成为了当时文教界人士热烈讨论的课题,最后教育部宣布将它编入华文小学华语课程纲要里。

我的小学求学时代刚好处在注音符号和汉语拼音的交接点上。当年课本里的生字注音依然是注音符号,1985年五年级政府检定考试的试卷里有两三道语音题,也都是考注音符号。而实际上,当时的华文老师对这两套新旧拼音注音系统都不熟悉,课堂上多略过,因此,考试作答我多数靠猜。

《汉语拼音方案》是随著1983年3M制教学课程KBSR推行的,我不是3M制下的学生,也不记得五年级政府检定考试后,六年级的华文课里是否有教汉语拼音,但后来升上国民型中学,当年的华文课本里是没有专教语音的,有的话也只是生字注音。因此,我们那个年代的许多学生,几乎是无师自通的,把汉语拼音当作英文和马来文拼音方式学习。相信今天的学生,应该有很多还是这样。

我对汉语拼音真正有意识的学习,是1994年被第五台录取成为一名播音员以后。当时,电台请广播界的前辈担任新进播音员的导师,通过念稿的方式,逐字纠正发音,而我们这些新丁,就每日勤翻查词典和给生字注音。换句话说,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学校里的汉语拼音教学,基本上是以辅助生字新词发音为主的,老师和学生都似懂非懂,和我们日常的口语发音发生关系的部分很少,有的话,也是一些词汇的音节群发音学习。

真正的以汉语拼音来辅导口语发音,是我到了电台以后的事。当时,大量的注音稿件和长时间的朗读练习,尤其是新闻稿的播读,终于让我较深刻的感受到汉语拼音如何的指导和辅助我的口语发音。

然而,电台的正音训练,实际上是一种实战演练,多数是音节上的操练,就是前辈们在声母、韵母、声调上的纠正和提点,但是通过这样的操练,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发音基础,就算没做播音工作以后,那个音高的基点、发音的基本架构还是存在的。只是当年的口语发音学习,纯然是反复的操练,并没有辅以语音理论的理解。理论的缺失应是个遗憾。当年我们在口语上学习“一”和“不”的变调、上声的变调,却没有音变的概念,甚至不知道语调的概念。

大约是在2004年间,我从陈丽珠老师编写的一份教材里,第一次接触到语调,认识语调这个概念。陈老师从八十年代开始编写语音教材,而语调教材的编写始于九十年代。因此,我那时所看到的,已是不断改进后的版本。陈老师当年曾参与各种性质的播音工作,如主持教育电台节目、参与广播剧、为电视剧和教育软件配音等,又因长时间不断地教学和揣摩,对本地人说华语时面对的各种问题她都比较了解。

根据需要编写教材

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她把本地华语的问题都考虑进去,而不是把所参阅的普通话语音语调书籍里的理论照单全收。她根据本地华语的特定问题和需要,把书籍里和语音语调相关的主要理论,用相应的例句,说明、引导和编列,提供具体的、按部就班的口语操练。

后来我在大专院校教语调,使用的就是陈老师编的教材。

或许我得承认我的局限,那些年,在我国,我所接触到的所知道的,就真的只有陈丽珠老师编的这份语调教材,而这份教材是针对本地的语调问题和学习情况编制的。因此,这份教材我沿用至今。

谈到语调的概念,还有一件事应该提的,即近些年语调在国内的华语讲故事、演讲、诗歌朗诵比赛等的评分项所获得的关注。过去,受邀担任这些比赛的评委,大家都知道怎么评语音,但在九十年代我开始担任评委时,常碰到其他评委提出和我一样的问题,就是语调该怎么打分。

如果没记错,大约在十几年前,因为主办方、评委们的反映,后来召集了好些个常年出任语音语调评委的播音界、教育界等各界人士,由陈丽珠老师具体的给大家说了说语调的评分方式,同时还制定了语调评分表格。这件事我认为是很有正面的意义的。因为教总这些县级、州级、到全国的具规模具代表性的比赛,正视语调的评分标准,亦即是我国不止有了语调的概念,还对语调提出进一步的规范要求。毫无疑问的,这是语调规范要求的确立!

注:本文依据7月8日“马来西亚华语语音研讨交流会”讲稿《什么是语调?了解本地华语语调现象》改写。

叶佩诗

语音工作者。中国北京语言大学文学博士,所修专业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第五台(Aifm)前播音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