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空母舰乔治华盛顿号日前抵马,除与大马海军交流外,也开放让公众参观,营告了一种欢乐的气氛。英姿飒爽的白衣海军,加上先进精良的设备,强化了好莱坞电影与电视里美国海军“文明威武之师”的形象。

另一方面,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9月25日上午正式交接入列,使中国拥有了自己的航母,正式步入“海洋崛起”的阶段。分析家认为,这是“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经之路”。

如果,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抵马,又是怎样的情景?它会受到像美国航空母舰乔治华盛顿号那般的欢迎吗?以中国现今国力对东南亚,甚至世界的影响,它肯定受到万众瞩目;东南亚,以至世界各地的“知华派”、“友华派”、“亲华派”、“疑华派”和“反华派”,如何看待中国的“海洋崛起”?

换句话说:各国的政客和民众,看美国航母入港,和中国航母入港,是否会有同样的感受?是感受到了世界第一经济体的天威浩荡,还是世界第二经济体的强势崛起?处在世界两大强国之间的小国,如何“处变不惊,庄敬自强”?这些疑虑,不会轻易消失。

面对中国的“海洋崛起”,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是这么想的:“中国海军保有航母后,其远洋作战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对周边国的“威胁”进一步增强。”(《共同社》)、“中方很可能借助航母对日本施压。进一步增加钓鱼岛海域的紧张气氛。(《产经新闻》)

在中日争夺钓鱼台的时候,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服役,很难不令与中国存有边界领土纠纷的国家为之关注,尤其是涉及南沙群岛的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而“辽宁舰”航母的入列,强化了中国“海洋崛起”的形象,也使到这些历史上曾为大明帝国藩属的国家,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

1405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二万七千官兵(当时世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下西洋,协助平乱,宣扬国威;当然,它也负有搜查“叛贼”建文帝的政治任务。中国航母“辽宁舰”服役,对这些国家来说,是否是另一个“大明帝国”的崛起?在南沙群岛的谈判中,拥有航母的中国是否仍然秉持邓小平“韬光养晦”的精神,持续“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

按中国的实力,不论是军力或财力,东盟十国加起来都无法与它抗衡;菲律宾固然唯美国马首是瞻,缅甸与中国关系密切,但也不得不放眼美国,希望摆脱过度仰赖中国的困境;就小国外交来说,“左右逢源,中美通吃”的新加坡,最懂得博奕之道,也从中取得最多的好处。

东南亚国家过去曾因中国“输出革命”而抗拒,海外华人更因此被指为“第五纵队”而饱受各种不公平的待遇。中国的“大国崛起”,改变了世界格局,但也牵动了各方势力的消长。海外华人因中国崛起而自豪,但主要受惠者为华裔商人,其他层面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因此,中国“海洋崛起”和钓鱼台之争,除了地缘政治的博奕,更应秉持“文明威武之师”的形象,予人正派、友善、和平、讲理、守信之感;不论是反日示威,或是其他政治与文化事件,中国已是全球焦点,它可以扮演像明朝帝国的角色,但却讲信修睦不称霸。也唯有如此,才能抵销美国的影响力,发挥“新朝贡体制”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