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数千年文化的中医,是中华文化的其中一块瑰宝,并随著华裔先贤南来传入大马后蓬勃发展,除了是华裔国民生病求医的另一选项外,也吸引不少友族同胞求诊问医,治疗西医也无法根治的奇难杂症。
因此,在过去数十年来,全国各地由中医师组成的组织,纷纷设立了民办中医药学院,高峰期更达到13所,让有兴趣学习中医知识的人士报读,并培养大量的中医师迎合市场所需。
然而,为了让国内传统医药行业受到管制,及协助业者迈向“专业化”,政府决定透过《2016传统及辅助医药法令》,强制中医业者向当局登记,也要求各大培训中医的机构必须获得国家学术鉴定局(MQA)的认证。
惟基于各大民办中医学院认为国家学术鉴定局的要求过于苛刻,及本身对于中医教学课程的数项执著,最终导致许多民办中医学院已宣告停办培训中医师课程,让国内中医药发展大受打击。
目前,只剩下处于“停办”状态的马来西亚中医学院及吉隆坡中医学院仍坚持向当局申请办课,若此最后的希望也破灭,届时“民办中医学院”将只是史册上的名词,不再以实体存在!
无法达高教部标准
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秘书长郭怡捷指出,目前已有11所民办中医学院因高教部的管制与政策因素而逐步停办,剩下上述两所中医学院,虽然于2011年1月向高教部申请继续办课程的准证,但经过5年的长战,至今仍未能为中医教育界捎来佳音。
他接受《东方日报》的访问时表示,上述仍在坚持的两所民办中医学院,其中一所于去年接获申请被拒后,再次向当局提出上诉,另一所至今则未曾获得当局的回应。
他解释,民办中医学院向来都是自定教育系统与课程纲要,但鉴于政府这几年为提升中医水准,委托高教部管制民办中医学院的教学纲要、软硬体设备及师资等。
“然而,许多民办中医学院却无法达到高教部的标准,其自定的课程纲要与教育系统都不符合国家学术鉴定局的要求,而被迫逐步停办。”
他也说,上述2所仍在申办中医师课程的学院皆未获高教部批文及国家学术鉴定局承认,所以毕业生都不受政府承认,无法申请执业中医师的执照,暂时处于“停办”的状态,只能痴痴地等待批文捎来佳音。
大马中医文化恐断层
郭怡捷认为,国内的民办中医学院一旦“全军覆没”,将为我国传统中医行业带来动荡,中医文化也将出现断层,换言之,在发扬及发展文化方面将产生负面影响。
他表示,民办中医学院一部分的学生群并不是为了在中医行业立足而选读中医,有者是为了兴趣,有者为了深入了解中医文化,因此若民办学院被迫停办中医师课程,其中医文化便无法发扬及传承。
“中医是华人民族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影响著华裔的生活起居,其精髓应该世代相传。”
“然而,当民办中医学院皆停办后,文化相传或也随著停步,届时逾千年流传的文化将在国内面临衰亡的结局。”
历届毕业生行医资格未明朗
随著《2016年传统及辅助医药法令》生效后,凡于2009年12月31日前在传统中医药学院报读中医课程的学生,不需透过参与提升课程,便能向卫生部注册及行医,而在后期毕业的学生,则需通过提升课程,方能行医。
但是,槟榔屿中医药学院院长黄穆成指出,尽管民办中医学院院方已向卫生部呈交历届毕业生的资料,然而,政府至今亦未给予明朗的方针,也未进行任何提升课程让中医学院毕业生获取行医资格。
他说,该院已在今年8月提呈了16届共有417位毕业生的资料予卫生部,惟该部至今已无给予任何回应,既不晓得其毕业生是否能自动获取行医证,该部建议的提升课程也毫无音讯。
他说,目前中医毕业生是否能获取行医证仍然是个未知数,鉴于日前代表政府发言将让毕业生自动获行医证的代言人并非最终决策者,因此该院毕业生的行医证获准与否,依旧不明朗。
“虽然不准再开办中医师课程,但政府代言人曾指说将承认之前毕业生的行医资格,但是,后来则说他方并不是最终决策层。”
课程不获承认反应淡
另外,他透露,该学院于2010年与中国福建大学合作开办双联课程,该大学虽然不获我国政府承认,毕业生也无法在政府医疗机构行医,可是我国私人机构并不排斥福建大学的毕业生。
他说,槟榔屿中医药学院在停办后,曾尝试展开中医基础的课程,以介绍有关经典药物、学习中医药的基础等。
“鉴于上述的基础课程不获政府承认,人们认为该课程无助于申请行医证而对该课程反应冷淡,报读课程的学生寥寥无几,该学院也决定停办基础课程。”
英文教学大专中医系恐变质
虽然民办中医学院无一间获得高教部的批文,及学术鉴定局的认证开办中医师课程,仍有数所大专学府提供中医学士课程,但基于采取的英文教学及非“正统”的课程纲要等,导致国内的传统中医组织担忧大专学府所培训的毕业生,无法传承“正统”的中医文化。
郭怡捷指出,若最后真的无一所民办中医学院获得批准开办中医课程,对中医有兴趣的人士还可报读大专学府中医系,惟这些学府录取学生的条件苛刻、学费高,及并非以全中医医理课程授教等问题,或将造成国内的中医人数在日后锐减。
因此他认为,马来西亚中医学院及吉隆坡中医学院会是民办中医学院存亡的关键,一旦这两所中医学院都无法获得当局批准开班授课,从此有意学习中医知识的人士,唯一取经的方法就是报读大专学府中医系的本科课程。
录取条件苛刻
他说,大专学府录取中医系学生的条件非常高,包括报读者必须是理科生、持有高等学校文凭或大学先修班文凭等相同等级的文凭,而且也必须通晓英文等,惟一些有兴趣者未必是理科生或持有高等教育文凭,就会因此其而失去学习中医知识的机会。
“再加上,大专学府的学费比民办中医学院学费高出一至两倍,使我不禁担心此现象将锐减有心学习中医的学生人数,将影响国内中医文化的发扬与发展,最终使中医文化在我国走向没落。”
他也说,大专学府中医系的课程分配,其中60%中医医理及40%西医医理,并非如民办中医学院以全中医医理课程为主,并非传统的中医课程。
“而且一些大专学府,如国际医药大学(IMU)和英迪大学等的中医系课程,更是以英语为教学媒介语,令人甚为担忧,特别是一些草药的名字,或是一些中医的传统用词换成英文,恐将造成词不达意的效果。”
郭怡捷说,民办中医学院旨在传承国内的中医文化,凡是中五毕业生、通晓中文、对中医药文化有兴趣者,或是有心了解中医治疗方式的患病者等,都可报读,惟如今民办中医学院已逐步停办。
“有的教育界人士也选择在退休后,报读民办学院学习中医知识,他们并不是理科生,倘若要学中医,他们是无法被录取成为大专学府中医系的学生,如此一来,中医文化的发展便受阻。”
另一方面,询及学生会否到外国深造,他探测,不排除学生将到中国中医大学取经,这是另外一项选择,但学费一样不便宜,我国MQA也已承认几所中国中医大学,这些大学的毕业生是被允许向当局申请中医师执业准证。
中医学院转型开知识班
尽管民办中医学院不获政府批准,不再办培训中医师的课程,但基于机构仍存在及教育精神从不磨灭,所以都另寻他路转型,以中医知识班模式传授中医药精华予下一代,尝试让中医文化继续燃烧!
霹雳中医药学院院长林启宏指出,虽然不能再培训中医师,惟该院不曾停止传播中医知识的精神,并以实际行动展开培训班,继续授教中医药知识。
他受访时透露,该院自1967年创办,于2015年不符高教部要求而无法续办,于是该院便转型开办中医药培训班,让中医药学者继续取经。该培训班分为3年初级培训课程以及5年高级培训课程。
“培训班的课程包括骨伤推拿科、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生草药科、针灸学、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伤寒论、中医学史、正常人体解剖学及病理学等。”
可到外国发展
他也说,尽管培训班课程毕业的学生无法获得政府认可的文凭,而在毕业后无法行医证及执业,但这却是一个学习中医知识的平台,让学生们接触、了解及摸索中医文化。
他也鼓励年轻一代参与此类培训班课程,以增广知识,有一技之长后,到西方国家如澳洲与美国中医行业发展,让中医文化继续传扬。
此外,他透露,该院开办的培训班反应不俗,目前逾有40人报读,年龄层多元化,介于20岁至60岁,有望下届培训班将吸引更多的中医求学者报读。
该院培训班也将于明年年初再次开班,今起接受报名,欲知详情可拨打05-2414610。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