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每年大约有80万人自杀身亡,大约每40秒就有一人自寻短见。这个数据已超过死于战争、恐怖活动和谋杀的人数总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笼罩下,人们也正面临精神健康的危机。警方数据显示,我国自3月18日全国实施行动管制令至10月30日,警方共接获266宗自杀案件的投报。

引发模仿行为

自杀是非常复杂的现象,看似一个人的事,但它的影响不会随著一条生命的逝去而消失。研究估计,每一宗自杀案件对身边至少六个人的生活造成显著的影响。不仅如此,当自杀事件被大篇幅报道后,还能像流感一样传染,引发模仿行为,也称作“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

1774年,德国文豪歌德出版了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述小说的主人公维特爱而不得、生活处处碰壁的人生悲剧,并以维特浪漫且戏剧性的自杀行为作为结局。该作品造成轰动,也掀起一股自杀潮,甚至被一些国家列为禁书。1974年,美国社会学家菲利普斯(David Philips)正式称这种现象为“维特效应”。他发现,自杀新闻被报道得越广泛,随后自杀的人就越多。

若自杀者是公众人物,其影响更甚。日本学者发表1989年至2010年109位日本公众人物的自杀案观察报告,媒体每报道一宗案件,当天即增加4.6%的自杀案,效应维持10天。2003年香港著名艺人张国荣自杀后,4月份的自杀案共有131宗,比前一个月99人增加了32%。当中不乏有死者留下遗书,交代自己的行为与张国荣的事件有关。如果个体存在与自杀者相似的某些特征,如性别、年龄、种族、人生境遇等,更容易促成模仿。这或许能解释韩国娱乐圈近期接二连三的自杀事件。

媒体应如何报导?

说虽如此,规范的媒体报道还是能达到预防和减少自杀事件的,称作“帕帕吉诺效应”(Papageno Effect)。帕帕吉诺是莫扎特歌剧《魔笛》中的主人公,和维特有相似的境遇,都是情场失意试图自杀,但最后被他人劝服,改变寻死的念头。1987年,奥地利媒体改变过往的方式,只在页内简短报道,要么干脆不报道。之后的半年内,在维也纳地铁站自杀的人数减少了80%。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地铁的乘客人数还几乎翻倍,但自杀人数依然下降。

世界卫生组织也发布了《预防自杀:供媒体工作者参考》指南,并提出“六要、六不要”的报道指引。六要包括:要提供寻求帮助的准确信息、要教授公众有关自杀和自杀预防的相关知识、要报道如何应对生活压力或自杀想法、要谨慎报道名人自杀事件、要谨慎采访自杀者家人或朋友、要意识到媒体工作人员自身可能会受到所报道的自杀事件的影响。

六不要则是:不要将有关自杀的报道放在显著的位置或过度重复类似的报道、不要使用煽情或者将自杀正常化的语言、不要详细描述自杀所使用的方法、不要提供关于自杀地点的详细信息、不要使用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不要使用自杀现场的照片或录像。

笔者通过询问与观察,发现媒体工作者对自杀报道的作业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因此建议媒体科系的课程与职场培训纳入相关内容,毕竟自杀事件有别于其他新闻,不能以一般的手法处理。

另一方面,在这个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盛行的年代,人人都是“记者”、“主播”,自杀事件的传播自然变得更加难以控制。因此,除了媒体人需要秉持专业的报道操守,也需要加强对网络与社交媒体使用者的教育,让相关知识普及化,全民齐心预防自杀。

丘淑霖

英国伦敦大学法律荣誉学士,目前为国营电台时事节目主持人兼制作人。